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机缘巧合,2022年2月,我带着女儿走进彭城书院。从刚开始的陪读家长,到9月份在李凌寒老师的推荐引领下,成为启蒙班的助教老师。后来,在李倩、詹雪艳两位老师的悉心引领下,2023年上半年,我又成长为启蒙班的配班老师。随着和书院的链接越来越深,我们全家对书院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每到周六,都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刻。我带着孩子一起走进书院,她去她的班级跟随老师们读书,我去我的班级带领孩子们读书。在这期间,我还带着孩子参加了书院组织的几次游学活动,上半年去山东曲阜,走进至圣先师孔子出生成长的地方,感受孔子的伟大。暑假期间,先生又带领我们书院志愿者走进甘南。“不追悔过去,不担忧未来,永远活在当下”——先生的赋能犹如一道光亮,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本月18、19日,书院又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老子故里国学之旅”。这次游学澡雪了我们的精神,震撼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对人生和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回到书院,回到我们的课堂上。这学期,承蒙书院信任,安排我担任第66期幼儿养性四(2)班的主班老师。刚接到任务时,我的心里有一丝担忧,我担心上不好课,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辜负了书院的信任。一然老师、詹雪艳老师、许如玉老师,还有其他的同修们都纷纷鼓励我,信任我。就这样,我带着一丝忐忑,一丝担忧,正式走进了我们的四(2)班,正式认识了我们的搭班老师:热情温暖、充满慈爱的党老师、乐老师,犹如我们的长辈一样,默默地关心每一个小弟子的一言一行。他们发现小弟子的问题,及时指出,共同引领着大家前行。还有不善言谈的李敏老师,踏实地做好小弟子的日常考核,细致耐心,一丝不苟;默默无闻的王金凤老师,每节课都及时主动地拿起自己的手机,记录下小弟子们静坐、诵读、游戏等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场景,并及时和家长们分享我们的课堂现场;而踪冠兰老师,知道我的工作忙,总是承担了一项又一项本不属于她的工作,及时提醒,及时补位,默默地、无言地承担。
书院的课堂和我们学校的课堂不太一样,先生告诫我们:“唯有内心充满无私的爱,才能做好老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工作。”我不能对小弟子们过于严厉,每节课都需要多读多读再多读,要让小弟子们愿意来书院,喜欢来书院。前几节课,我上得了无生趣,孩子们只有五六岁,年龄太小,读着读着就累了,坐不住了,一会这个跑,一会那个跳,一会这个要上厕所,一会那个要喝水。这可咋办呢?我尝试着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课堂上,先是集体诵读一到两遍,再分小组读,男生女生比赛读。接下来,就开启我们的重头戏——擂台赛。
师生打擂台:老师变换形式,引领孩子们接龙,我会随时变化,一会一个字,一会两个字,一会四个字,孩子们及时往下接。这时,我就发现每个孩子的小眼睛都紧紧地盯着我,唯恐漏掉哪一句,接不上。全班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我只要注意语调高低,声音长短等及时变换就可以了。不一会儿,我们就能完整地诵读几遍。
生生打擂台: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到台前来,共同打擂台。你一句,我一句,你两句,我两句,胜利的一方留下来,台下的孩子继续发起挑战,直到胜出。孩子们欢喜不已,在一片欢呼声中宣布我们本场比赛的擂主获得者,送上我们最最热烈的掌声。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的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以前总有几个孩子不时地会问你:老师,什么时候下课呀?老师,还有几分钟呀?老师,我都有点累了……现在,几乎没有了这样的询问了。老师们也纷纷表示,这么快就下课啦?怎么没有感觉呢?写到这儿,我还会不时想起上课的场景,嘴角不自觉地流露出笑意。真好!我相信以后的每节课,都会像现在这样,越来越愉悦,越来越欢喜。孩子们愿意来书院,喜欢来书院,每节课都有收获,这是我们书院每一位义工老师最大的心愿!我也坚信:在先生的智慧引领下,书院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每个书院人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