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2023-11-24 22:43:02)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得感悟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回望2023年10月2日,正值中秋国庆节长假的中间,外面世界很喧嚣,很多人拖家带口外出旅行,全国各地景点游客爆满。而我们彭城书院的老师和义工们,则在大家长汉风先生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生命增能之旅——第二轮“六实”活动推进会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从中拿到了先生教给我们的做好“六实”的法宝:五个jing”,“净”。听完先生分享的这五个jing”,心里非常透亮,从中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净、静、敬、镜、境——每天都浮现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把先生课件中五张图片恭敬地收藏,每每心乱之际,便翻开查阅,每次都法喜充满。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净:自净其意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之中,怎样才能使生活的环境干净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时时勤拂拭”。心亦如此,生活在俗世之中,每个人的心都会被污染,如果不去清理,就会被烦恼、忧愁、抱怨、自是、自彰、自见、自矜污垢包围起来。清理污垢的方法就是净心,彭城书院便是净心的好去处。自己感觉如果几天不来书院,心就会蒙上灰尘,言行举止也被污化,需要来到书院补充能量,净化心灵。在此断杂念、去习性、化秉性,提升生命能量,深厚道行德能。书院常来常新,只有每日新,日日新,才能把自己的心净化到无私无染光光明明,如同被擦亮的灯泡,温暖自己照亮别人。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静:安静之“静”。《大学》开篇便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德经》言:“致虚极,守静笃”。“两帅相逢静者胜”,走在“六实”道路上,心要越来越静。先生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心静到如如不动,便能丝毫不差地照见外物;静到极点,才能找到生命的本真,回归生命的根本。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敬:恭敬之“敬”。这是五个“jing”中最触动我的一个,初看先生课件里的图片,没懂其中含义。通过先生的诠释,才知道照片中的蘑菇和花草都是大自然中自然的存在它们顺应大道规律,各自生长,各行其道。不求你来关注它,不在意你是否采摘,不在你的褒奖,我就是我自己,默默无闻为地球增添一分色彩,供人类欣赏与食用。先生告诉我们要无人不敬无事不敬、无物不敬,只有升起对万事万物的恭敬心,才能走上生命的正道。先生对“敬”的阐释震撼了我的心灵。

“无人不敬”:对于敬人,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敬人者人恒敬之”。但如何去真正地敬人,觉得自己还相差甚远。很多时候我们恭敬圣贤佛菩萨;恭敬民族英雄;恭敬恩师;恭敬亲人和朋友。先生说更要恭敬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特别是那些拿着微薄的薪水却从事着非常辛苦职业的劳动者,比如保安师傅,保洁阿姨,还有那些岁数较大的城市环卫工,冒着风雨给我们送快递和外卖的小哥。先生说他们付出得多,得到得少,这样的人更有福报,更值得尊敬。除此之外,先生还告诫我们要恭敬那些伤害过我们,甚至往我们伤口上撒盐的人,让我们放下对他们的怨恨,原谅他们,宽恕他们。因为如果我们带着一份怨恨对待别人,那这份怨恨就会反噬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再次经历困顿匮乏的处境。只有放下怨恨,化为祝福,才能打开一直被怨恨捆绑的心;才能接收到宇宙赐予我们无限的爱与丰足;才能接受上天对我健康、学习、事业、关系等方面的祝福;才值得享受人世间所有美好事物的平安富足!

第二,“无事不敬”:荀子指出“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如果始终不渝地恭敬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就可以达到无所不通的神明境界。对待工作如此,对待修身亦如此。当下先生在带领我们做一件大事,通过做“六实”来修道与积德,为自己累积“过关”与“渡劫”的资本为家庭、事业与社会的和谐添砖加瓦。做好“六实”首先要怀敬畏、恭敬、感恩之心去做;其次在做“六实”过程中,我们要经受诸多考验,家庭和工作中许多事情都会牵绊我们,怎么办呢?先生告诫我们,工作、家庭、修身是一不是二,家庭是修身的道场,工作更是修行的道场,把修“六实”的状态落实到生活的每一寸时空当中。生活中处处是考场,人人是考官,事事是考题,遇到不顺心的事常说“我错了”对待生活中大事小事都怀敬畏之心,恭敬处理,长期坚持则百事可成。

第三,“无物不敬”:人类来到这个蓝色星球,坦然享受大自然给予的一切,并且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但没有感恩还肆无忌惮地去破坏,去践踏。其实我们真的不如路边一朵黄花、一片翠竹、一颗小草、一个蘑菇……它们都能顺应大道规律,无私无我,给人类奉献自己的全部,而人类只知道索取与享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恭敬他们呢?王毅飞老师在她的感悟文章《一花一乾坤》中说,她面对水就会感恩,对一棵小花小草也充满深深的感情,走在田野路上都担心踩疼了大地。这是何等的慈悲,也终于明白毅飞老师为何能与先生心心相印,正因为她对万物充满“恭敬”之心。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镜:镜子之镜。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洗漱时都会照镜子,墙上的镜子只能照出仪容仪表,心灵的“镜子”能照见内心。《道德经》是人生修炼的“心灵之镜”,通过这面镜子我们要内观自己,完善自己。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面镜子,外面的事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镜子中的那个“我”。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就是看自己不顺眼;我们反感别人,就是反感自己;怨恨别人就是怨恨自己。相反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这个世界本就没有别人,都是“我”的不同映射。所以,每天要做好“照镜子”的功课,对照“镜子”来修身,修心,修到充满无限的爱与慈悲,无限宽容,无限原谅,无限接受,无限化育,如此我们的这颗心便能“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特别推荐徐凤梅老师文章:我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

:先生说这个“境”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空。面对同一环境,有人牢骚,有人欢喜,我们所拥有的状态是由心的力量决定的,即“心力”。心力低的人心随境转心力高的人心能转境先生希望做“六实”的每一个人,时时内观自己心境,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别人和别人怎么看我上,不再处处与别人比,要比就和自己比,比我今天比昨天德行提高吗?“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愿我们早日战胜自己身上的魔性,彰显自己的神性,终有一天能全然解脱,成为最好的自己!

但这些知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到”。知道的再多,不去做,就什么也没有。先生在这次推进会上告诫我们“六实”活动中千万不要给自己一次懈怠的理由反观自己有很多时候都以种种借口没完成功课。先生在共修中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接下来我们就要谨遵先生教诲,抱一精进,在做事中炼心,在做好“六实”功课中去和先生印心。

能够走进书院听闻先生传授圣贤大道我们是有福报的,但更大的福报是按照先生的教诲去行道愿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学道,悟道,行道,一起奔向光明大道!感恩您,谢谢您,我爱您!【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一组成员、骨干义工、启蒙班教师 徐凤梅。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日。书院邮箱:pengchengshuyuan@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