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经》第六轮共修:与道偕行!

(2023-11-16 14:04:17)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生香
《道德经》共修:与道偕行,与德共兴!

2023年116,《道德经》第六轮共修进行到第37天,汉风先生把《道德经》的上半部《道经》部分,全部分享完毕了。从第二天起,将进入《道德经》下半部《德经》的分享。至此,本轮共修已走过将近一半的旅程。看到大家每天按时完成共修内容,并在朋友圈中及时打卡,勉励自己,激励同修,我们非常赞叹。组委会希望大家把自己参与共修的感悟诉诸文字,发送到书院邮箱中。分享既是回望,也是总结。连日来,很多参与共修的老师通过各种方式,发出了自己参加此轮活动的感悟文字。这一方面显示了他们身上具有闻道勤行的上士品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共修活动中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受,喷薄而出。

书院公益国学启蒙班教师、2023级国学班弟子刘世明,虽然进入书院时间不长,但是闻道勤行,每天都会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心得感悟。他说:“走进《道德经》这是我们累世的福报。先生的慈悲分享就是想让让我们打开智慧,所以我们也要努力的修福田。不为自己修,把我们修来的福分,分享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和谐社会尽心尽责,这就是道。先生主动把‘万经之王’的营养和自己多年来行道与悟道的人生智慧分享给我们,不计任何报酬只求大道行世,这是何等的大爱,这就是道。听先生分享《道德经》,能感觉到他是看到弟子们的迷茫,发的一颗悲心,来宣说大道。《论语》云‘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先生的发心我们是能都体会到的,他发的是一颗菩提心,帮助弟子成长,带弟子走向光明世界,这就是道。先生传道,心态很平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攀援,不执着于人,这就是道……跟随先生学习《道德经》,听了37节课,有点认识这个道了,越来越喜欢这个道了!“

南通的张秋菊老师自活动开展以来,几乎每天都会在共修群中打卡,并记录自己当天聆听先生分享后的感悟。她在11月4日的感悟中说:“今天学习《道用无穷》,虽然自己目前还处于非常低能的状态,但是通过每天的学习和熏陶也在慢慢进步和成长中。感恩自己选择参加六实活动,每天能有机会听到先生的分享,收获满满的正能量。先生说生命要‘自求、自证、自律、自然’才能释放能量,绽放光彩,这就是真正的修行。难就难在持之以恒,感恩各位同修的陪伴,感恩家人的支持,感恩一切。”在11月10日的感悟中说:“刚听了先生分享41章,对上士、中士、下士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之前每次读到这章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句子不懂,也可以这样说字面意思理解但是不知道要如何去做,今天找到了答案。我发现自己正努力向‘上士’迈进,唯有保持这颗道心,深信不疑去践行,去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接受当下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通过修身把自己的上德挖掘出来,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们去修,只有靠自己,从心出发,善贷且成!

田海燕老师与她的爱人罗马老师,自从结缘书院之后,就一直与书院保持同频共振。她说:“自从有了先生的音频后,我做家务的时候就再也品尝不出干活的劳累了,因为我的注意力都被先生的能量所吸引!由此,我越来越喜欢上劳动了,因为我每次都是先打开音频才开始干活儿,由于这段时间的事特别多,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有机会听先生的音频。 我几乎每个章节都是反反复复的听,百听不厌的滋味总算是体验到了,并且每重复一遍就会有新的收获。由于我都是在劳动的时候听的,所以没有能详细的做笔记,也就不会记得太多先生说的原话,不过我觉得自己的收获还是非常大的。首先一点,我对自己的修行目标更加明确,也无形中增强了我的信心;其次,更加明白作为我们修行者来说要警戒的贪欲,最后是放下我执。无我利他之心一旦升起,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我一定会坚持不懈的努力,紧跟先生的步伐,我还在遐想着28轮结束后的81天的闭关共修的画面呢!感恩先生的音频分享!感恩所有的遇见!

此轮《道德经》共修从101日开始,到1220日结束。其间,要经历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等节气。每一天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参与研修者要主动完成诵读经文、聆听讲座、做养生舞、静坐、听问道心得、打卡反馈、书写感悟等内容。随着时光推移,很多修习者的生命也悄然发生改变。

 书院的每一次活动都与国家意志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都彰显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老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被称为“天下第一”,《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明太祖朱元璋曰“朕虽菲材,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鲁迅先生云“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认为,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当下,数百位《道德经》爱好与研修者正穿越空间障碍,参与到此次研修活动中。一次选择也许就改变了人生;一段旅程,可能就升华了生命!让我们一起在智慧的大海里遨游;在大道的时空里翱翔!我们正与道偕行,与德共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