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迈开了奉献的第一步
标签:
文化 |
很长时间以来,我就是“不知感恩的可怜人”。不仅不感恩,相反的,总看别人不顺眼。二十岁时我看世界的眼光都是恨恨的,随着为人妻为人母的磨砺,怨恨没有了,但还是做不到平心静气。来书院之后,慢慢的有了感恩心,但多半还停留在口头上。我知道这是我修行路上的瓶颈,不知猴年马月才能打破呢?没想到,七月初的西安游学,就使问题破冰了。一次担当让我明白了一个粗浅的道理——成为他,才能真正感恩他。
这次西安游学,我被安排做三车五组的小组长。虽然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小组长,整个游学过程也说不出做了什么事儿,无非就是清点清点人数,上传下达之类芝麻大的小事儿。但是对我的触动很大。从小到大我都处在“只要管好自己,就全家没事儿”的那种环境,这种思想行为惯式几乎一直延续到近两年。我也曾因此深深的自卑,但又不知如何发展爱的能力。父母的事儿有姐顶着,家里的事儿有爱人顶着,我一直只忙自己和孩子的事儿,还感觉千般委屈,万般无奈。所以我距离幸福也较远。
做这个小组长,从在火车站集合出发开始,打电话联系组员,一会儿就打晕了。我们组是最后进站的。接着发放物资,发了半天,一家多发了,一家还没领到,上车后才调整过来。转了一圈,了解组员所在位置,刚坐下,邂逅我们的大家长汉风先生给2023级国学班几位弟子随缘“开小灶”。我就蹭听了一段,真神了,先生不吃晚饭还有那么神采奕奕地去随时随地传道受业,真的令人敬佩啊!
车长朱腾云老师,步步为营,每换一地儿,都要清点人数,事无巨细,与各方沟通协调,力求稳妥。她的干练让我想起了游击队队长,而我就像一个新兵蛋子,时不时需要特殊关照。当然我也不甘示弱,既然当了,就努力当个合格的小组长,不能心无旁骛地跟导游听讲解了。我们组地老年人,为了配合我工作,怕我找不着他们,就对我说,“你走哪,我们就跟哪儿”。我知道这些都是福德班的长辈们,真的让人暖心和感动。
到了第四天,我在七大会址那里收缴完耳机,心想终于可以坐下来歇一会儿了,但随机又被义工老师叫起来护持会场。我心里起了情绪,不知不觉把嘴撅起老高。过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想一想为大家做一个小组长,就这么操心费力,而那些常年坚持在书院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家长学堂的义工,以及默默无闻做着后勤工作的志愿者们呢?对于书院里这么多甘愿做、欢喜受的义工老师们,我由衷地敬佩不已!
幸运的是,我迈开了奉献的第一步。这让我真正懂得感恩,感恩多了,才会心悦诚服地奉献。现在,我对人说话,态度温和了不少,耐心增加了不少,语气温和了不少。做的比以前多了,傲气就自然比以前少了。对于种种世俗相,包容度也高了。感恩书院,使我的生命状态又提升了。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中华经典研修第六组成员、2022级国学班弟子 胡晓敏。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8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