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育儿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是啊,我以前总是觉得孩子不好管,不听话,不努力学习,眼睛总是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进步了就觉得是应该的,而且要一直保持进步,表扬鼓励的同时给孩子定下更高的目标。看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就着急焦虑,训导孩子如果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好像孩子的人生可以用成绩来推理出来。父母的心跟着孩子的成绩波动,孩子的心在父母的焦虑中变得无所适从。亲子关系非常紧张,父母觉得孩子真不好管,孩子在家啥事儿也不用他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全家的收入也大都花到了孩子的身上。可是,孩子不仅不好好学习,也不领情,还成天闷闷不乐,状态不好了还会抑郁一阵子。说不得碰不得,这还是自己的孩子吗?
带着这个心痛的问题,我一直关注着教育的现象,一直跟着书院跟着先生寻求答案。慢慢的,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先生说“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要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是的,孩子的生命状态出现了问题。先生说,“孩子有问题,根源在父母和家庭。”是的,一个只盯着孩子成绩的焦虑的父母,如何能培养出乐观豁达有格局的孩子? 特别是“六实”共修以来,先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其道:“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好了,世界就好了。我的外面没有别人,我的世界一切的发生都是自己内心的呈现。”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家庭,回顾过往。孩子不在家的时候想孩子;孩子在家的时候,过不了几天就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孩子在我们跟前就不自在,在家里就感到压抑。即便疫情很严峻,大多数学校都不让大学生返校的时候,孩子还是联系了他的朋友,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孩子走后,我和爱人相拥而泣,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会这样?其实,问题很简单,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我们出了问题。哪怕孩子已经上了大学,还是一看到孩子不学习、不早睡、玩游戏就着急上火。还是会老生常谈把孩子数落一通:“你初中的时候说上了高中一定会好好学习;高中毕业了又说自己高中没有好好学习,上了大学一定会好好学习;可是现在上了大学还是这个熊样…… ”家长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不听话让自己没有面子,孩子委屈憋屈觉得不自信,不配当我们的孩子。
后来孩子读研,状态稍微好了些。可是我们还是很焦虑。我意识到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真的会用爱的名义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于是和爱人约定,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力行先生的教诲,要放下内心对孩子的一切期待,更要放下对孩子的担心焦虑,因为这都是负能量。如果我们有能力引领和帮助孩就去承担引领的责任,否则,我们就只祝福孩子、相信孩子就好了。刚开始,内心很难放下,我就一遍遍地说,并且一遍遍地分析这样做的结果。慢慢的,我和爱人对孩子的祝福、信任逐步增加,对孩子的担心焦虑逐步减少。随着我们的改变,孩子愿意在家里多呆一些时间了。再后来,孩子慢慢变的开朗了,学业上也慢慢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始努力。偶尔有些疲惫迷茫的时候,也会给我打个电话聊聊。比赛获奖了,论文投稿了,也会给我们分享他的快乐。
就在前几天,儿子顺利申请了继续读博士学位,学校和导师都很满意。孩子回来为奶奶庆贺生日,参加表弟的婚礼,和我聊他的成长历程,展望他自己的未来。儿子说,“妈妈,我现在觉得打游戏、刷手机都没有意思了。做研究有进展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从此之后,我应该进入正轨了。听导师的话,做好自己,其余的顺其自然就好了”。在家的几天,虽然每天都有安排,孩子还是随时都带着自己的电脑,见缝插针地处理他自己事情。短暂的温馨相聚后,儿子又回学校忙活去了。
真的很感恩先生的引领,让我知道自己是一切的根源,自己改变了周围就会改变。虽然现在家里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但是总体的旋律已经趋向和谐。家里的事情最近也都感觉很顺,侄女工作更加顺心,笑脸盈盈;侄子找工作也比较顺利;婆婆的手术也很顺,恢复的也比较快。行文至此,我忽然觉得自己内心有愧,因为,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路线图,一切事情都有它本来的发展规律。因为自己的无知,让我孩子成长之路充满曲折,孩子受了那么多的苦。因为我没有做好,导致家里失去了本该有的美好和谐温馨。
我知道,我本身还有很多的毛病,我的内心还不够光明,我对亲人们还时常有内心的评判和抱怨。我还需要好好跟着先生跟着同修们修身证道,平衡好家庭中的关系,让我的家庭一步步走向和谐圆满。也祝福所有的家庭都“家和万事兴”!感恩书院!感恩先生!感恩所有的同修们!感恩所有美好的遇见!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资深骨干义工、启蒙班教师季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