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发言应该让更多人听到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修:大家好!今天是我们2022级福德班本学期结业的日子,曹班长安排我做一个主题分享。我非常感恩彭城书院,感恩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感恩曹班长,感恩福德班的老师和同修们。第一次接触书院是在2016年,那时来参加过书院的二十四节气茶会,但却未能及时进入书院接受圣贤之道。直到五年后的2021年,机缘成熟我才进入书院老年福德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聆听先生的谆谆教诲,提升生命能量。
转眼来到书院两年多了,在这两年时间里,我遵照先生的教诲,读一经领一事,加入了书院的志愿者队伍。在2022年冬令营活动中,我担任了一周的助教老师,在与史一然老师、徐凤梅老师、侯瑞华老师、郑丽娜老师一起在服务过程中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提升了生命能量。后来又在幼儿养性班担任助教老师,每周六上午来到书院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正如先生说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在义工服务中生命得以增能长慧。
现在我比起两年前心胸宽广了,眼界开阔了,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先内观自己,从自身找原因,看看自己的念、思、言、行是否合于道,因为先生说“决定我们人生幸福的永远不是处境而是心境。”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彭城书院就是修身养性的净土,红尘世界修炼的道场,我要在生活中修,在家庭中修,在工作中修,就像《问道心得》说的那样“和谐身心我的责任,和谐家庭我的责任,和谐单位我的责任,和谐社会我的责任。”我要在人生的每一个时空中修行,在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中修行,把自己的心修得光光明明,无私无染。我坚信我们把自己修好了,周围的一切都会好的。
今年的“五一”假期,书院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第22期中华智慧女子研修班,我有幸第一次担任后勤组的义工。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后勤工作是那么的辛苦烦琐。看到师母刘思苇老师、李瑞云老师、魏鸿丽老师、史艳艳老师忙碌的身影和默默地付出,我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我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业。生命是一种选择,选择小我得小我,选择大我得大我,选择无我得天长地久。持续奉献,点燃心灯是为自己生命争光;持续服务大众是将有限的自己融合于无限的众生中。
在后厨帮工期间,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扫地时把择菜掉在地上的一片芸豆扫进簸箕准备扔掉,而师母刘老师看见了就弯腰捡了起来,告诉我只要洗干净,仍然可以炒着吃。当时我觉得很惭愧,《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知道但却没能做到,刘老师知道了也做到了。这就是知行合一,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距。师母无意中给我做了榜样,我要反躬自省,不断进步。
去年底,我参加了书院的“六实”共修活动,在认知上有了很大提升。每天在先生的带动与同修们的感召下,我的生命没有空转。每天诵读《道德经》,抄写《道德经》,静坐,做拳操舞,读《问道心得》,唱德音雅乐……这些都带给我满满的正能量,让我身心合一、精满气足神丰!我身边的同龄朋友有的人被一些慢性疾病困扰,需要终身服药,我试着想让她们跟我一起跳道德经拳操舞,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感觉自己人微言轻,只有我自己修好了德厚了,她们才会信服。所以现在我只有安住当下,修身证道,用时间和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生命的力量。
以前的我个性要强,遇事总要争个我对你错,现在学用《道德经》让我明白,读经典就是读自己,把时间精力聚焦在自己身上,随时觉知自己的念思言行是否合于道,不去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议论我、定义我!聚精会神才能增长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看清世界。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只有自己的厚德才能保证。修德之人才是有福之人,修德才能最大程度拥抱幸福。我在彭城书院两年的修身实践证明了:一个人只要真正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学实干,实修实证,必能实现人生的蜕变,乃至生命的升华!
我作为一名福德班弟子,在接下来的人生时光里,更要“塞其兑,闭其门”,在世俗世界,面对红尘万象不受干扰,要化秉性去习性,自省吾身,常思己过,善修其身,修一颗无我利他无私无染的心,像一道光照亮前进的路。我要聆听先生教诲,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要做老实听话实干的弟子。在书院这两年,我的身心得到了改变,生命能量得到了提升。感恩书院这个圣贤的道场,感恩先生的智慧引领,感恩各位老师同修,谢谢您们!我爱您们。
【本文为彭城书院福德班弟子、国学启蒙班助教乐紫霞老师在书院2023年春夏季学期结业典礼上的发言稿。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