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志:第64期国学启蒙班(2023年5月20日)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活动 |
5月20日,星期六。这一天是全国中华经典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彭城书院,第64期公益国学启蒙班正常上课的日子。这一天,400多名少年儿童分三批走进书院学堂,诵读中华经典;400多位家长与孩子一起进入书院,在家长学堂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0多位志愿者在教学、礼仪、主持、后勤、新闻等各个岗位为大家提供义务服务。正如一位家长在感悟中所言:“我和孩子每天都期待星期六的到来,因为这一天我们可以一起去彭城书院。进了书院的大门,家长向左走,孩子向右行,我们到各自的教室学习相同的内容——圣贤智慧。”
镜头定格在早晨7:30,义工老师们换好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12个大字的红色义工服,进入各自的岗位。迎宾、签到、引领家长和孩子走进各自的教室、静场、主持、行礼、上课……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严肃活泼,一切都充满爱和关怀!镜头定格在上午10:30,家长学堂座无虚席,掌声阵阵。百余位幼儿养性班家长在这里参加被称作“人生第二大学”的书院家长学堂。今天,家长和义工老师们一起聆听了国家优秀社科专家、彭城书院院长汉风先生带来的“家和万事兴系列讲座的第五讲”《忠厚传家远
先生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出自苏轼《三槐堂铭》,以三槐王氏的忠义事迹,喻家风、讲家教。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优良的家风必先以“德行”为重。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一个人最早的教育,来自家庭。而性格的养成,更在于长辈的言传身教。家风,是一个家庭最有价值的不动产。
先生强调,家风正,如沐春风;家风不正,祸患不远。一个家庭骄奢懒惰,则衰弱必至;若正气凛然,忠厚风骨,克勤克俭,何愁没有延绵的福气。即便处在普通家庭,我们也可以从自身做起,从此正本清源,宽厚恭谨,忠厚为人,为后辈留下好的家风。何为贵族?贵在担当,贵在品格,贵在厚德、贵在抱一精进,更贵在气节。即使身居陋巷,也能德馨;身处低位,也能高风亮节。物质会随着时间而褪色,而家风却可以流传千古。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继承和建设良好家风。家长们感受深刻,感动不已,感慨良多。
这边家长学堂里掌声不绝,那边的明道堂、明德堂、明伦堂等里书声朗朗。这个学期孩子们按照年龄从小到大依次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10种中华经典。镜头定格在下午4:30,家长与孩子们都离开了,书院恢复平静。而很多志愿者仍然在默默劳作,恢复讲堂秩序,整理桌椅板凳,打扫教室卫生,清理厕所环境,交流工作心得,研讨下周课程。
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星期六已经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中,但是我们知道有千万个孩子在这里种下了华夏文明的种子,接受了圣贤智慧的洗礼,他们必将成为国之栋梁、民族骄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