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国学讲坛太给力了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每周日上午是彭城书院国学班弟子集体上课的日子,也是国学讲坛面向社会开放的日子。每到此时国学班弟子们都欢聚书院明伦堂,在诵读经典声中开启一个上午的修习。2月26日是本学期的第二次课,书院邀请了教授委员会副主席、徐州市学生发展指导评价研究会会长郑飞先生,给大家带来了《老子的人生与智慧》主题讲学。
今天的国学讲坛,是一节引领现场听众对人生进行回顾总结,启发人生方向的一堂课。首先,郑飞教授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了他学习中华经典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趋吉避凶。我们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了悟人生的规律,并不断的践行,就可以完成第一阶段的意义。第二个阶段是通透豁达,去除烦恼,做到知行合一,智慧能量就可以不断提升。第三个阶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的一种状态。这是老师对修身证道的解读和领悟,也是一种经验的分享和传授。
接着,郑飞教授从《道德经》的重点章节里面给大家进行了分享和提炼。他说,学习任何经典都要以能真正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智慧能力、和谐我们的身心健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按照经典的要求为人处事。接下来是重点章节的解读,先从第五十一章里的“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讲起。“道”是人在十字路口的时候该去向哪里的一个标准;“德”让我们知道怎么做才是合道的,才是合规律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和第四十七章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这两句话是我们每个传统文化爱好者都耳熟能详的,今天为了让我们国学班弟子能更好的理解这两句经文,郑飞教授给我们普及了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知识。周文王把八卦相互叠加发展出来的六十四卦,就是我们人生发展的不同状态和事物发展的趋势与规律。《易经》不仅是用来卜卦的,更蕴含着我们做人处世之道。
郑飞教授在引领大家学习了《易经》的义理常识后,启发我们说:“命好就是真的好吗?不好就真的不好吗?”“我算命要干什么呢?”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而《易经》的义理部分,就是要由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出做人处事的道理,强调的是德行,能力与智慧。“懂规律有经验”就可以真正做到善易者不占!更可以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郑飞教授还在现场给大家解读了如何起卦,解卦,以此来告诉我们知道规律以后,是可以预测未来的。在讲学的最后,他借用了《了凡四训》中的四训“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下之德。”以此告诉我们修德积善,才是命运的根本。《论语》里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就告诉我们,心中有“仁”才能掌握好生命的舵,走好这一生的旅程。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郑飞教授旁征博引,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解读了用经历和学识证悟出来的《道德经》。他说,《道德经》不是背诵出来的,不是字典里翻出来的,是践行出来的;只有做到了,《道德经》之于我们的人生才有价值。这才是经典存在的意义。每一次,郑飞教授的课都会把《道德经》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从生活,从经历,从《易经》学习后的感悟等等方面呈现给大家。每一次大家也会收获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作为书院的弟子,我们真幸福!国学课程结束后,国学班班主任仲岩老师、班主任助理李凌寒老师组织大家对如何修身行道、做好本学期研修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图文:彭城书院2022级国学班
新闻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