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是这样蜕变的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这周六又有幸聆听到了我们彭城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的家长学堂讲座《家和万事兴》,感动于心,感触颇深。先生说,
结婚前,我时常怨念自己的原生家庭,觉得人与人之间做到一团和气实在太难了。结婚后发现真的如先生所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想,绝对完美的家庭在这个世上恐怕是不存在的。为人妻之后,从婆媳关系到夫妻关系都存在着某些不和,心里总执着于“凭什么让我受委屈?”所以情绪中天天带着负能量,还经常给自己的母亲抱怨,把情绪传染给她。
可妈妈却对我说:“在娘家有娇闺女,在婆家可没有娇媳妇!两个人过日子都要学会担待着,不要太计较。”那时的我还没能把妈妈的话当一回事,就认为自己就是不能委屈。一切的改变开始于我带着我女儿第一次进入书院的那一天。当我看到书院的义工老师们彬彬有礼的举止、谈吐不凡的气质和欢喜付出的善行大爱,心里情不自禁的滋生出很多温暖的情愫。
书院的一切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的家庭。书院的数百位老师都是义工,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最有价值的教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着我们这些家长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与生活。这样的一群老师是这人世间最美的风景。对照书院这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老师们,我竟然还斤斤计较于自己的亲人,真是惭愧啊。
后来,慢慢的觉得自己的原生家庭并没有怎么不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拿自己家的不好去对比别人家的好,那就永远活在痛苦中。正如先生所言,想要去改变家人,真的很难很难,你痛苦,对方也痛苦。唯一的方法是“修己而不责人”“自己好了周围的世界就好了。”我按照先生的教导去踏踏实实的做了,这才发现真的很管用。我变了,我的家人就变了。
我的婆婆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几个,可是每天晚上九点她都会准时让我打开《道德经》共修腾讯会议室。她说自己喜欢听先生讲的《道德经》,还说先生讲的都是大道,但简单明了,能入人的心。她很享受当下,也会对孩子们说“要学会知足,不要贪婪”等。再回过头来看婆婆,不再是过往的那个农村大妈了,身上已然有着满满的正能量。再后来,孩子爸爸也进入书院家长课堂来学习了,我们把我儿子也送进了第64期国学启蒙班。家庭的氛围是越来越和谐了,真是与书院感情深一分,幸福指数就高一分。
我从书院得到了这么多,总想着能做点什么来回馈她。于是,我主动报名参加了义工队伍,也如愿的穿上了那件印有“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12个字的红色马甲。家庭和睦时,全家人就会拧成一股绳,就能做成很多事。现在我幡然醒悟:即使金钱再多,也不及家庭的和谐。人这一辈子,丢什么,也不能丢掉亲情;伤什么,也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和家人一起,彼此关爱,朝夕相伴,正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我们夫妻、两个老人、两个孩子,全都在书院的大家庭里成长,成为了和谐幸福一家人,足矣!
【本文作者彭城书院志愿者协会义工、第64期国学启蒙少年养志(1)班任柳玥和幼儿养性(1)班任柳珹家长 柳丹。邮箱收稿日期:2023年2月22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