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终归于静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2022年12月7日,疫情政策放开了,公共交通等不再查验核酸证明和场所码,人员流动也不再受限制。但我看到此时的大街冷冷清清,比3月底封城时的行人还少。大家都怕感染,人心惶惶。网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不同专家推荐不同药物,许多人忙于抢购、囤积,布洛芬等药出现断货。药店门口天天排起长队抢购抗原检测试剂,货一到瞬间就销空。
2022年12月19日,此时离2023年元旦只有12天,离春节只有33天,正是人心躁动的高点。年底的总结、新年的展望、春节的安排、节日期间的迎来送往等等,不断袭击人们的头脑,让人片刻不得安宁。各种商品的促销,各种行业的开门红,各种组织的年会等,光怪陆离,搅动着大家的心。
也就是从12月19日开始,书院开启了第五轮《道德经》八十一天的共修活动。每天从早上5点开始,首先是30分钟的静坐,然后诵读《道德经》全文一遍,接着唱诵爱国歌曲或德音雅乐,最后练习道德经拳操舞。晚上9点开始,聆听先生分享一章《道德经》,然后跟着刘老师诵读《问道心得》和祈祷文,最后进行实修打卡。跟随共修的节奏,我不再被网上的各种信息牵着走了,躁动的心慢慢静下来;每天聆听先生的分享,启发我不断思考,并渐渐悟出了一些事理。
在喧嚣躁动、乱象丛生的世界,我们只有将身心安住,才能不随波逐流、生命空转。我们要让身心远离是非忧虑;远离患得患失的比较;远离无止的贪欲;远离颠倒恐惧。身心安住当下是圆满生命、拥有快乐的关键。《道德经》中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我们要在红尘浊世练好“玄同”的功夫。
《道德经》中还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所以,我们必须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外物与外境的影响,为的是可以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明白了规律,并遵循规律,人生才能得大平安、大自在。
【本文作者为彭城书院福德班学员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