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城书院
彭城书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494
  • 关注人气:1,06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2022-10-09 08:49:41)
标签:

文化

分类: 书院生香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在上一次的子衿学堂生活美学课中,先生即兴创作的书桌美学在我们的心灵沃土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先生提到在国庆期间将会为子衿学堂亲自设计一顿“美食”。虽然我们心里早有准备,但到了现场还是被震撼到了,那种震撼直击灵魂,已经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我相信所有当日在场的同修所经历的都该是“人生第一餐”吧!时隔几天,回想起来仍是满心的欢喜和感动,我这几日每顿饭前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味起那顿滋养生命的午餐。

先给大家展示一下当日的午餐食单吧。一张淡雅的粉色纸张上第一行印着主题“子衿学堂·见素抱朴·午餐食单”。标题下面是先生写给我们的文字。引言曰:【子衿食话】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戒之则诚难,节之则为易,乃近于人情也。’修道者如何节制我们的饮食?老子的话一语破的:为腹不为目、甘其食。明代洪应明认为‘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意为能在菜根中咀嚼出香味的人,那么必然也有体味出世间的美妙。 ”下面是当日的菜单: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菜单的下面是书院日常餐前感恩词: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当我们怀着恭敬和感恩之心跟着先生进入现场,选择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后,看到食单上的这些文字,我们已经知道这顿饭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吃饭,而是一场关于饮食的修行。先生和师母花了几天的时间来为我们准备这节课。每一个食谱里都隐含着天地玄德、万物淳德、仁者厚德!单说“三生万物”里的花生仁,那是先生今年暑假在福州授课时一位著名企业家特地从龙岩寄到书院的。龙岩花生是享誉天下的闽西特产,自古以来视为吉祥之物。所以,这花生里不仅有天地能量、物质营养,更有仁心淳厚、善心祝福!

一道“碧螺春色”散发着太湖的气息,原来茶叶真的是可以吃的,这“吃茶去”三个字不仅蕴含着禅理机锋,还可以作实实在在的一种饮食。一块“松鹤延年”点心来自于苏州老店松鹤楼。再说那一道“虚静归根”汤,先生本意是用一碗清汤让我们回归自在本心,而大厨师傅担心我们吃不饱,就自作主张每碗添加了一些豆芽和豆腐。非常感恩厨师的爱心,这碗汤也因为注入了很多人的爱而更沁人心脾……

先生说:“对于真正修身的人来说,吃饭应该成为一种日常的修行。每一粒米其实都是天地对人类的供养,而我们面前的这一粒米中还沉淀着农夫、运输人员、超市服务员、厨师等人的劳动。我们如果能从这一粒米中照见仁爱慈悲、因缘际会,那么怎么吃饭都是香的!如果我们能真真切切生发自己的感恩之心,那么就能通过这一粒米连接大道本源。”听着先生的教诲,看着眼前的食物,我觉得自己仿佛置于无垠的天地、广袤的田野,成为一粒稻谷、或者一叶青疏,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我听到同修们的哽咽声,而自己的眼泪也止不住的往下流。这泪水里有喜悦和感动,也有慈悲和忏悔。

这顿午餐,我们吃的很慢很慢。我们都想让时光长一些,再长一些。细嚼慢咽中吃出了好久没有吃到的食物本身的味道……放下筷子突然嗅到一阵怡人的桂花香,仔细看去原来放筷子的支架是一枝仿佛还带着晨露的带叶桂花,而那一只诱人的香梨也是书院教委会于惠老师专门托人从东北寄过来给先生和师母品尝的。先生是无我的,总是把爱分享给大家。当我们把所有的食物用完后,再把清凉的清口糖放进嘴里,真的感受到了无限清凉。

午餐接近尾声时,韩老师悄无声息的端来了一盘水果让我们自取。本来吃饱的我没有忍住还是夹了一个圣女果放进嘴里,但就是这个果子搅扰了原先的感觉,让清凉不再。先生说,本来食单中本没有这个程序,应该是大厨的主意。但这也是一场即兴的现场考试,考题就是“少则得,多则惑”。我们很多人没有考好。吃饭吃到了这个程度,吃了什么真的不重要了。这不仅是一顿饭,更是我们一次生命的成长和化育过程。子衿学堂总是给我们惊喜!

【本文作者为第四期子衿学堂弟子 陈泳汐。邮箱收稿日期2022106日。书院邮箱:pengchengshuyuan@163.com。】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只可意会的“人生第一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