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班的日常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学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修身是人生中最智慧的选择。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6月15日,又是星期三,照例是书院老年福德班正常上课的美好时光。7:40不到,陈家善、陈勇这两位元老级的老班长,早已雷打不动的值岗在签到台前,恭候每一位精进学习的长辈们的到来。大家陆续走进书院,有序签到、测量体温。长辈们互道早安,关爱有加,亲如兄弟,情同姐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8:10,在班长曹桂莲老师的带领下,明伦堂里就传出了诵读《道德经》的朗朗书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由衷赞叹长辈们精进好学、永不服老的学习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8:50,81章《道德经》全部诵读完毕。9:00正式聆听讲座前,大家学唱书院15周年庆改编的歌曲《书院》和《爱是我们的力量》。
“爱是学用的开始,爱是我们的力量!”大家容光焕发、心生欢喜,带着满满的感恩和爱的力量,以空杯、恭敬、感恩的心,聆听先生“音频+文字版”的15周年庆典讲话。重温先生的讲话,我们仍禁不住眼中有泪光,屏幕那头,我们能听得出先生的几次哽咽。先生说,他要向那些不遗余力护持书院、推动书院发展、弘扬书院精神的各位参会代表与爱心人士,深深鞠一躬,以表至诚心意!
曾亲身经历武汉风雨的吴淑英老师也情不自禁为大家宣读了他的武汉游学感悟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吴老师文章最后说,当看到先生将带领书院骨干力量,举办第一次《道德经》网络共修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她说,又能每天聆听先生讲课,链接圣贤智慧能量了。正如先生所说,太阳出来了,原来黑暗中的一切都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是呀,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爱是生命的渴望,爱是人类的荣耀,爱是学用的开始,爱是我们的力量!
第三个走上台分享的是2019级国学班弟子、福德班义工王敏老师。她说:“今天聆听了先生书院15周年庆典上的讲话,我更加体会到书院15载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不易,这倾注了先生多少的心血与智慧!我们会更加珍惜来这里修身求道的学习机会。这方热土养育了书院,书院同时反哺于彭城大地,不断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建设贡献力量。通过在书院学习和做义工的经历,我明白了做人要时刻心存善念,学会知足,修一颗清净心。”
王敏说她对人生也有了新的思考,学会反躬自省。以前生活中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认为是别人不好、不对,都是自己正确。现在明白,凡事发生必有恩典,一切人、事、物都是来成全我们、成就我们的,让我们的生命层次更上一层楼。先生说生命有三层楼:物质的、心性和道性的,我们不能总停留在物质层面的一楼,而要努力进取、实现突破自我。古德云‘人身难得,中土难生,大道难闻。’我们何其幸哉!生在华夏九州之一的徐州,并能缘结书院成为先生弟子,聆听先生传道授业解惑,唤醒我们沉睡的心灵,走向光明的未来!感恩先生、感恩书院、感恩有缘的同修们!今天我们相遇在这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
接下来走上台的是,曾被推选为优秀代表、见证书院15周年网上庆典的孟美玲老师。她总结道:“书院15年风雨历程,从户部山状元街到如今的老街坊,书院七次搬家,八次易址,一路披荆斩棘,着实不易,但却一直坚持公益性质不改变。《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书院师生永远坚持‘修身为本’,树立合道的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用微笑面对风雨;用包容面对误解;用感恩面对所有的磨难。我们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一条心,一起走!”
另外,李英华、马利娜、李艳秋等同修也都分享了感悟,表达了追随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心声。分享结束后紧接着进入发放礼品、表彰先进环节:感恩爱心人士发心捐赠!分享爱,传递爱,把爱传出去,惠及有缘人。班委会为所有到场签到的长辈们分发了一份15周年庆特别礼品,并举办了小型的抄经展活动。曹桂莲老师还特意为长辈们分享了弘一法师关于抄经的的十大益处以及注意事项,传达班委会的意见,布置下次福德班课程举办联谊活动的具体工作安排等。整个上午,大家正能量满满,明伦堂始终洋溢着欢喜愉悦、温馨和谐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