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徐州有这么一群人,每到周末就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在全国十佳国学书院——彭城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在平时,他们尽力配合政府部门需要,走进社区开办道德讲堂与中华经典诵读班;深入居民小区协助疫情防控工作;走向车站、商场、地铁口等分发一次性口罩......他们就是彭城书院的志愿者们。为了提升志愿者的认识、素养、工作能力,2022年端午节期间,志愿者协会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志愿者成长营。
6月4日早晨8点,前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依次前来报到。成长营伊始,大家一起向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和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鞠躬礼,共唱国歌,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在刘思苇老师的带领下诵读《道德经
问道心得》。课程正式开始,国家优秀社科专家、书院大家长汉风先生,在阵阵掌声中走向讲台,以《生命的再认识》为题,给大家者奉献了一场高能量、高智慧的生命课程。
先生说:“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生命,但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是正确认识生命,觉醒生命。”为什么要说一个“再”呢?因为无论是书院师资研修班、义工研修班、老年福德班还是家长学堂,先生第一课总是要以“认识生命”为课题,引领大家觉醒生命的本质,回归人生的本真。先生提出几个问题让所有人思考:当我们被环境滋养时,我们能对环境做了什么?我们生活在平安的国度而我们又对国家做了什么?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哪些属于“有”,哪些属于“无”?如何才能活好,走好?
先生说,人的生命分为三层楼楼,即肉体、心体和道体。我们应该超越肉体的物质层面,突破心体,回归道体,如此才能完成人生的终极使命。而活好与走好的本质是合于道!明理方能归道,修德才能近道!先生说,我们想归于道,成为道,就要明道、行道、悟道;就要修出自己的厚德。如何修呢?第一,要带着无我利他的心做义工,这是累积功德最快的途径;第二,做义工是传递正能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最好方式;第三,做义工的过程是成就君子风范,走近圣贤的过程。
如何才能做好义工?先生强调“一切从心开始”!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心与什么相应,义工的心与道义相应,而彭城书院的义工们,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就是与古圣先贤的心相应。先生说义工应该具备六个方面的基本素养:建立无我利他的思维,用真诚友爱的心服务他人;增强主人翁意识,清楚自己何时、何地、做何事;有人担当我协助,无人担当我上前;修出朴实谦和的态度,要做到总是微笑、总是感恩、总是敬畏、总是清理、总是立德;养成严谨守时的作风,一丝不苟、淡定从容、聚精会神、活在当下;练出多才多能的本领,一个成熟的义工是多面手、君子不器,境界最高的人恰恰是最朴实的人;最后,要切记“五不谈”原则,包括不谈是非、不谈生意、不谈闲话。
下午,大家共同欣赏了由导演金铁木编导的纪录片《玄奘大师》,聆听了先生关于《实学实干
实修实证》的分享。先生说,很多志愿者长期在书院任劳任怨的付出,已经成长为书院的“柱子”和“符号”。大家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形成了和谐而温暖的大家庭氛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份师生情、同修情,做书院的主人,推动书院“弘扬传统文化,温暖世道人心”的公益事业更上层楼。晚上,在志愿者协会会长效贤老师与书院外联部负责人滕丽娟老师的主持下,经历了一场点燃心灯的生命体验。整个晚上,大家被爱、慈悲、友善的氛围包裹着,心内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幸福、感动……
“那颗亮晶晶的星,让智慧一脉相承。你是核心的支撑,点亮每一盏心灯。那道靓丽丽的景,让未来一起共赢。你是奇迹的摇篮,再创每一次巅峰。”一遍又一遍,一曲《点亮心灯》回荡在古城徐州的夜空。晚上九点三十分,活动结束,大家带着清净无染的心,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