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班家长感悟文章撷英(9):马千里和马千千家长

标签:
文化 |
分类: 心得感悟 |
最近看到这么一段话:“同样隔离在家,有人读书学习,有人打麻将玩游戏,混混沌沌过日子,这是价值免疫力不同;一样的灾难,有人阳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会,这是心理免疫力的不同。这场灾难是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对所有人的体质、阅历、认知、人性、良知、勇气、思想、道德、灵魂、价值观等是场筛选。”
作为书院人,我每天学习传统文化,通过先生的清晨寄语、二十四节气茶会、家长学堂以及师资班日常、共修学习等,汲取智慧和能量,抱着感恩的心,不断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每次听到先生说“人生难得我已得,中土难生我已生,大道难闻我已闻。”心中便生起无限的感激,告诉自己一定要通过行动来好好珍惜。作为书院人,我还想加上一句,明师难遇今已遇,唯有珍惜与感恩。
这周六早上八点,先生在启蒙班教师群准时开讲,是关于《清明风俗与家庭文化建设》内容。先生讲到孝道,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总能历尽劫波而化难呈祥,与我们这个民族重视孝道分不开。有了孝道才有传承,才有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在前年先生的讲课上,听到先生说起家谱,我回去后就给娘家大伯和公公询问家谱的事,都表示因为疫情回不去没法整理。堂哥不仅不支持反而说我操闲心,我听后当时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和无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因为家谱失传是社会普遍现象,不是一家的问题。
这两年,因为走进书院,坚持和孩子们一起读经典,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真是无地自容,经常以泪洗面。我们祖宗和父母是我们的过去,是我们的根,我们是祖宗和父母的延续,是根的花果枝叶。要想枝繁叶茂,必须夯实生命之树的根。《道德经》里说“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论语》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孝就是“道”啊!
孝是指对父母的孝,推而广之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中华文化是古圣先贤智慧的的结晶,其核心是道德教育。我记得刚走进书院那会,每次在连根养根环节听到“黄帝颂”的音乐,总会有莫名的眼泪流出来。后来才明白,我们的基因里流淌着炎黄的血液,这是链接上了我们生命的根,是忏悔的眼泪,是感恩的眼泪。我记得在学校里曾听到言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信仰的民族,听完后觉得很不不自信,因为没有信仰就什么事都敢做。自从这两年接触了传统文化,才知道这是无知之徒的狂妄之语。
中国人的信仰是道德,是天地,是祖先!这个信仰是踏踏实实的!老子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我走进书院,学习传统文化,明理归道,才开始醒悟,才知道我们自己文化的价值。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尊天法地、尊道贵德、天人合一!我今生能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书院,在先生带领下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莫大的幸运。
我也趁此呼吁所有的家长:要珍惜与孩子一起在书院这个大家庭学习的机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钙质和精神注入到自己的生命里,用到自己的生活里,为孩子做榜样,建设良好的家风。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故乡!我们要爱自己的家人、家庭。这个清明节,让我们带着孩子,与家人一起到祖坟上祭一杯酒,寄一片哀思,让我们链接起与祖宗的血脉基因,传承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
【本文作者为书院60期国学启蒙童蒙养正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