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这里的每一首音乐都传递着向上的能量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院生香 |

书院启蒙班家长仝肖淳在发来的感悟文章中说:“书院微信平台推动的文章,我是每一篇都认真阅读。阅读的过程既加深了我对书院的了解,加强了我对书院的情感,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国学知识和家庭教育的智慧。后来发现,每一篇推文的前面都配有一首音乐或歌曲。第一次点开音乐是去年12月1日,那天的推文叫《一次遇见 一生改变》。文章作者是书院2018级国学班弟子管杨杨。她毕业之后回到故乡常州做了一名教师,有一天适逢和自己班的孩子们一起写关于老师的作文,她便写了和恩师汉风先生的相遇,以及先生对她生命的影响。这篇推文的配乐是郭乔伊演唱的《感恩老师》。”
如果不是仝肖淳的感悟文章,我们也许无法想到一首乐曲在特定时空带给一个人的价值。她还说到:“当我读到最后一段文字,眼睛情不自禁湿润了。杨杨说‘那一年,未谙世事的我随您走进彭城书院,没想到一次选择带来一生的改变。这一年,我已身归江南执教鞭于三尺讲台,我会力行您的教诲塑造一个教师应有的尊严。无论多少年,无论身在何方,弟子的心永远与恩师相接,与书院相连。’记得在家长学堂上听先生说过他等三十年,一定能看到书院弟子对国家、民族、社会,乃至人类的贡献。读完杨杨的文章,我久久不能平静,闭上眼让《感恩老师》的歌声一遍又一遍循环在耳畔。”
“感恩您,我的老师!无数日落日出、春夏秋冬,永远陪着我们是您的笑容。人们都在追名逐利,您却默默留下,安于清淡的人生,在荒芜的心田播种!老师是一盏油灯,为我们照亮航程,无怨地燃烧生命。老师是慈悲的使者,是我们的骄傲、如山的恩情……”仝肖淳说那一天她一直觉得这首歌词说的就是自己的心声;唱的就是先生与彭城书院的老师们。自此,每一次阅读书院微信公众号上的推文,她都会先打开前面的音乐,然后一边听一边读,称赞“这真是一种别样的精神享受。”
书院的官博在书院创办一周年之际,即2008年5月4日由书院学友、作家李玲老师创办,然后交予书院运行,至今阅读量将近两百万次。书院微信公众号在书院创办七周年后,于2014年9月9日由书院第二期国学班弟子孙中国创办并负责运行,之后由书院历届国学班弟子和义工接力传承,至今已发布3832篇原创推文,阅读量无以计数。现在,书院新闻中心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撰稿、拍照、编辑、后台技术支撑的志愿者队伍。每一天,义工老师们为了能按时向书院师生和家长传递书院的正能量信息,不分昼夜、默默无闻的付出着。
自2019年之后,转发公众号推文的接力棒传到了书院终身志愿者兮粲老师手里。兮粲老师为了让大家在阅读的同时能得到一份更愉悦的享受,于是决定在每一篇推文前增加一首正能量的乐曲。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决定,但是一年365天,每天平均两篇推文,加起来要耗费多少时间可想而知。有时候,为了找到一首与文章同频的音乐,兮粲老师要在书桌前用去几十分钟,乃至个把小时的时间;有的时候为了呈现一篇完美的推文,她要熬到子夜时分。“虽然每天会花了一些时间与精力给推文配乐,但当看到每一篇推文出来之后,心中就由衷的生发出欣慰和快乐。”
还记得那些随着推文流失的无数首乐曲吗?《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中华民族》、《我的中国心》、《国家》、《歌声与微笑》、《红梅赞》、《感恩的心》、《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听我说谢谢你》、《让世界充满爱》、《爱与关怀》、《世界是个大家庭》、《爱在天地间》、《有你的地方是天堂》、《最美的光》、《百善孝为先》、《跪羊图》、《尊道贵德》、《厚德载物》、《礼》、《相和歌》、《醒来》、《万疆》、《云海林飞》、《无量心》、《扫心地》、《禅茶一味》、《一饮尽千钟》、《阳光甚好 微风不躁》、《义工之歌》、《一起向未来》、《把未来点亮》……
如果你记得,它们一定会像清澈的水滴一样汩汩流淌成一条碧波荡漾的音乐之河。这条河的主旋律是由祖国、奉献、感恩、仁爱、慈悲、孝道、觉醒、光明等词汇组成的向善和向上的正能量。也许你不曾在意这些推文前的音乐;也许你无意间听过几首却未曾用心与它们做心灵的链接。正如先生在《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中所言“它是否流行与我无关;即使我的耳朵听到了它,其实与我的关系也不大;只有与它有了心灵链接、产生情感共鸣,它才真正与我有关。”从今天起,你不妨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举手点击一下音乐键,体验乐伴文带来的全新感受。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