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子夜随笔”之八十三:《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

标签:
文化 |
分类: 汉风博文 |

没有一片雪花会落错地方
年少的时候,非常喜欢徐志摩的诗歌。记得有一首短诗,内容是这样的: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的名字叫《偶然》。新月诗人陈梦家认为这首诗“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这个“灵魂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回答清楚。曾经,我也热衷于在情感的世界里,顺着感情的线索来欣赏这首诗。而现在,自己对他人的私情世界不再产生任何兴趣,我想的是这个世界究竟有没有“偶然”。
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有些事物的发展是“偶然”?——因为我们没有真正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因、缘、果的统一。就大自然而言,春天播种一粒种子是因;土地、阳光、空气、农夫的劳作等要素是缘;秋天的收获是果。我们在地上种下甜瓜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后收获的就是甜美;我们如果种下苦瓜的种子,收获的自然是苦涩。
就我们的生命世界而言,心中生发的念头是因;我们的努力、他人的协助等是缘;想法变成现实就是果。“因、缘、果”告诉我们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那就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之所以认为“偶然”是因为我们一叶障目,不明白“果”从何来;没搞清“因”在哪里;弄不懂“缘”起何处。漂母的故事妇竖皆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被称为汉初三杰的韩信,小时候在城下钓鱼,其中一位正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人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后来,韩信功成名就回到楚国后,召见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她千金。不知道漂母善待过韩信的人,可能认为漂母老年得福是幸运、运气好。了解那一段历史的人就明白漂母的福报源于早年种下的善因。
是的,一个人有福报一定是善因加上善缘的结果;一个人有灾祸也一定是恶因加上助缘的结果。民国时期,做过四川大学教授的李宗吾,生平以“厚黑教主”自居。他对史书断章取义、诽谤圣贤、批判因果之道,颠覆伦理道德。他撰写《厚黑学》一书,提倡人要脸厚心黑,这样才能成大事。这种流毒依然在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但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李宗吾的一生恰是因果的最好写照。他中年丧子;晚年借酒浇愁;最后中风而死。李宗吾的人生正应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句至理名言。智者了悟世界,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