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艰难成功经历的历程

(2008-07-16 14:06:22)
标签:

成功

独立

亲子

育儿

分类: 成长故事

一次艰难成功经历的历程

昨天去幼儿园接小乖  时间稍晚其它小朋友都跑光了  跟老师招呼都没打完  小鹿哩一箭冲出去呼唤、追随小伙伴去了  一路跑到小区中心花园也没寻着个好伙伴  只好兀自玩起来  吃喝玩耍总是如影随形的  玩耍感觉没啥意思  于是寻思着吃喝起来

“妈妈  我想买个吃的东西” 

本来是想婉拒的  家里有酸奶、妈妈给煮了绿豆汤…… 念头一转  多个锻炼鹿哩满足要求、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未尝不可  人往往就是一念之差  就这样开始了今天的艰难成功历程

“行  你自己先去选  选个最喜欢吃的回来告诉妈妈”

鹿哩妈妈隔得遥远的张望着鹿哩一蹦一跳的朝幼儿园方向的小卖部跑去  小家伙的要求得到满足当然高兴了

只见她跑到门口停住脚  犹犹豫豫往里望  良久  才拾起停滞不前的腿往里浅浅探  一步……两步……终于进去看不见人影了  鹿哩妈妈收回了扬起的脖子  酸呀!

歇息了好半天后鹿哩小乖蹦到了面前“我要红色小包  上面有一颗颗的  不同颜色好漂亮的”

“到底是什么?是饼干还是糖果或者饮料?”

“就是一颗颗的嘛 上面有红的、绿的、白的很多嘞!”

“那你觉得是糖还是别的?”

“是粒粒糖”

“好  妈妈拿钱给鹿哩  鹿哩自己去买  买自己最想吃的吧”

“不  妈妈跟我一块去”

“不行  鹿哩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

“不嘛!妈妈跟我一块去  你站在边上  我自己买”随即过来牵手 

小鹿哩平时自己买过东西若干次  都是这样  偶站在旁边或者是不算很远的地方  这回该放手大胆的由她自己操作了  自己选、自己说、自己拿好找回来的钱、自己处理中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妈妈不去就坐在这里等你  要不给你两个选择:自己去买或者不吃我们还在这玩?”

“我要吃  我选好了  好多颜色的粒粒”

“行  那你拿好了  妈妈给钱  这是多少钱?”

“上面有个5”小丫拿着5块钱沉重的拔脚迈步  晃晃悠悠踱步到店下  2级楼梯来回倒腾几回脚才爬上去  蹭到店门倚着块玻璃墙熄火歇息起来  鹿哩妈妈离得太远  看不到小鹿哩有没有询价或者展开实际行动   这样约摸过了5分钟  一拨接一拨的人进去又出来  鹿哩仍是停滞不前  没有前进也没有撤离  坚定地守护着玻璃先生  

鹿哩妈妈飞跑过去一下窜到店门外 只见鹿哩把5元纸币揉来捏去、折起展开、展开又折起 

鹿哩妈妈着急火大朝鹿哩喊:“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买就进去选  不买就走”

鹿哩仍是茫然的倚着玻璃  既不买也不走  鹿哩妈妈掉头就走  最后一次机会不争取就没有

疾走几十步开外被尾随的鹿哩一把抱住  哭着哀求“妈妈不要走  陪我一起去买”哭得梨花带雨、悲泣哽咽

鹿哩妈妈席地而坐把鹿哩抱到腿上  (差点就没忍住训导——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不会啦、你没看到一拨拨的哥哥姐姐买了东西都出去了吗、对于鹿哩来说这很难呀  等等……)

所幸书本帮助了我  也让我认识到上面那些训导的话是不尊重孩子努力的行为  起不到鼓励孩子独立的作用

鹿哩妈妈尽量放低声音柔和地说:“自己拿钱买东西这不太容易 鹿哩长大了 都能自己刷牙自己洗脸昨天还自己洗澡澡搓泡泡了嘞 如果自己能帮自己买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不是更高兴呀”

“嗯……”仍在哭

“那鹿哩总是站在门口 不买也不走这样就不对了 妈妈说了不买就走 你这样妈妈会生气地”

“妈妈不要生气 我以后不会这样了” 

“我知道刚开始自己拿钱买东西会有点难 鹿哩是不是害怕呀 你想想平时妈妈是怎么买东西的 先走进店里 自己把东西拿过来或者告诉阿姨自己选中的东西 然后拿钱给阿姨 阿姨找钱回来拿上东西 说声谢谢 就能吃上自己选的东西了:) 鹿哩会的是不是”

“是 那我去了 你在这等着我”

“好 妈妈不走 在这等着你买东西回来”远远的看着她走到店里 扭捏的询问着 

鹿哩妈妈低下头安静的等候着鹿哩首战艰难告捷 只一会 鹿哩就凯旋回来 一脸的喜悦 无比自豪的高举展示着胜利的小红包粒粒果 指着包装高声的喊“我最喜欢吃这个粉红色的啦 是草莓味道的”

“妈妈 这是找回来的钱 3个1 1个5”

“鹿哩真的很棒耶~ 买回来最好吃的 找回来多少钱也清清楚楚 明天帮妈妈买包盐吧”

“好 可以的”声音很轻快了

 

总结:此次战役虽然很艰难 战时一刻钟 却收获了喜悦和自信 成长的足迹中又成功了一步 偶们很开心

书里说:尊重孩子的努力鼓励孩子自立的一大技巧 

我觉得成功指导有必要跟愿意教导孩子的家长们分享            

我们常常会认为  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  我们还会鼓励他们“试试看很简单的”  如果他做成了  那也是做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没有什么成就感  如果没做成  他会觉得丢脸  简单的事情都没做好 
换个说法

如果我们说“这不太容易”或者“这可能会有点难”他们会传达给自己不同的信息  如果成功了  他会很自豪自己完成了一件难事  如果失败了  至少  他们知道这个事情完成起来比较困难
也有些家长觉得说“这可能会有点难”有些虚假  但是  如果他们能从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孩子角度去看  就会意识到  任何事情第一次去做的时候都会很难(避免说“这件事情对你来说有些难”)

孩子会想:“为什么对我来说难 不是对别人来说难?”
有些家长抱怨  他们不能忍受自己站在那里  看着孩子挣扎而无动于衷  

这时候  建议你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  而不是去替他做

“有时候  把拉锁头撑直  拉锁会容易拉一些”……

我们喜欢用“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表达  因为即使不管用  孩子也不会觉得很失败
那么  这是不是意味着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为孩子做我们能做的事情? 

相信每个父母都能感觉到孩子很累、需要特别关注或者想撒娇的时候  希望我们帮他们做事情
同样  在某些情况下  即使我们完全有能力自己做  但如果有人帮你梳一梳头发、拉一拉袜子会带给你一些安慰
作为父母  们培养孩子的基本原则是让孩子有责任感  但偶尔我们也非常愿意“替他们做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