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汽车消费税调整
(2008-08-13 19:45:27)
标签:
证券消费税率比约上海股票 |
汽车消费税调整:东边日出西边雨 中性分析师:王明存
事件描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调整汽车消费税政策。
具体包括:一是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二是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评论: 1、此次乘用车消费税调整体现“抓大放小”原则。此次乘用车消费税调整是继2006年4月1日之后的又一次变动。2006年4月份的调整将原来3档的乘用车消费税率(3%、5%、8%)调整为6档(3%、5%、9%、12%、15%、20%)各个细分排量的消费税率差异更加明显,但并未显著体现出来对小排量乘用车的特别照顾。此次调整则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对排量大于3.0升和小于1.0升(含)的汽车消费税进行较大幅度调整。其中3.0升到4.0升排量的乘用车消费税提高了10个百分点,排量在4.0升之上的乘用车消费税提高了20个百分点。排量小于1升(含)的乘用车消费税降低了2个百分点。 2、 对乘用车行业整体影响不大,可以理解为一个中性偏利好的消息。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对车市的影响有限。根据上半年乘用车的销售数据,排量大于2.5升以上的乘用车销量在整个乘用车中占比约为1.83%;排量大于3.0升的乘用车销量在整个乘用车中占比约为0.46%,这部分排量乘用车今年上半年约实现销售1.65万辆。并且该部分购车者收入相对较高,对价格敏感性相对较弱。因此提高高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率在乘用车上市公司层面的影响也有限。上市公司中长丰汽车(600991)的帕杰罗车型、上海汽车(600104)的林荫大道、凯迪拉克等部分细分排量车型在此之列,但所占比例均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排量小于1.0升(含)的汽车消费税率进行下调,我们认为对于小排量乘用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但是小排量乘用车目前市场份额在低位徘徊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们认为单纯将消费税率从3%下调为1%,在短期内也很难说小排量汽车的份额会显著提高。以一辆5万元左右的车为例,在3%的消费税率下,消费税为1500元;在新的消费税率下,消费税为500元,节省1000元。很难说消费者的购车倾向会受到1000元的重大影响。加之小排量乘用车的利润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对小排量乘用车的制造厂商来说,小排量乘用车销量得提升对盈利能力的提升幅度也相对有限。目前小排量乘用车的生产企业主要为国内自主品牌生产企业,比如奇瑞QQ3、秦川福莱尔、昌河北斗星、哈飞路宝、长安奔奔、江南精灵、天津一汽夏利等车型都有0.8升和1.0升的车型;相关合资公司的车型,比如长安铃木奥拓、上汽通用五菱的SPARK也有该范围的车型。在上市公司层面,涉及到的相关上市公司有长安汽车(000625)、一汽夏利(000927)、*ST昌河(600372,转为军工类企业)、上海汽车(600104 3、我们认为更多体现出政策信号作用,体现出政府对节能环保的重视。我们更看重政策调整下的信号意义,即在资源约束日益显现的今天,政府对节能的更加重视。因此未来不排除政府继续通过税收手段,比如通过对燃油税的调整引导汽车的消费。 4、维持行业进入“放缓成长期”的观点,维持行业的中性评级。我们维持在3月份提出的汽车行业进入“放缓成长期”的观点,并且维持在6月份提出的“油价上调+销售淡季”使得7、8月份汽车行业很难走出像样行情的判断,维持对行业的中性评级。
个股方面建议适当关注宇通客车(600066)、金龙汽车(600686)、上海汽车(600104)、一汽轿车(000800)这些在行业处于调整过程中能够苦练内功、蛰伏过冬天、并且最终在春天中迎来发展的公司。风险方面,仍然要密切关注大盘的系统性风险、行业增速、盈利放缓的风险、以及后续相关调整政策可能出台的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