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资本看金融乱象

(2008-07-04 19:57:37)
标签:

证券

财经

产业资本

a股

社冰金

中国

股票

金融股最近是乱套了,社保全面减持银行股,国寿集团减持中信证券,而招行、平安又因境外收购而被A股二级市场抛弃,先后遭跌停。看来,A股市场上的金融股不仅被金融资本抛弃(被减持)、也不得到产业资本的青睐(招行平安此轮选择的投资对象皆是境外同行)。
    一、社保全面减仓金融股
    看来,前些日子媒体谴责公募基金不讲政治、在3000点仍大力做空的舆论的确是有点冤枉基金了,因为真正成功逃顶的是社保基金(而非公募基金)。6月30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公布了2007年的财务报告。财务数据显示,该报告期内,社保基金已实现收益达1129.20亿元,比2006年的已实现收益195.80亿元,高出近千亿!这意味着,社保基金在股市非同寻常的2007年中,成功逃顶套现,到去年底,社保基金仅银行存款就超过1025亿元!同时,公开数据显示,社保基金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十分保守,对金融板块如银行、券商、保险股等,采取了果断抛空的措施。在14家A股上市的银行股中,社保基金A股一股不持的银行就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深发展、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11家!此外,三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太平洋、长江证券、国元证券、东北证券、宏源证券等8家上市券商中,社保基金均无一涉足,到一季度末持股量均为零!
    二、人寿集团套现中信证券
    最近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学雷峰”,延长解禁期、并大幅抬高减持价格,但中信证券的第三大股东中国人寿集团(持有3.52亿股,占总股本的5.32%)却不吃这一套,近期人寿集团减持中信证券2281.57万股。2008-07-02《每日经济新闻》在《人寿狂抛中信券商股承受双重压力》一文中忍不住指出:“今年3月初,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曾经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中国人寿不会在短期内大量买卖股票,以保证股市的平稳发展。然而3个月后,人寿集团抛售中信证券,引发了市场的焦虑”。
    三、宁买境外、不买境内
    社保基金、人寿集团的减持视为金融资本对A股的态度,那“招行并购永隆”、“平安参股富通”可视为产业资本的态度——宁买境外同行、不买境内同行。偏不巧的是,招行、平安分别在7月1日、2日遭遇跌停,难兄难弟。
    (1)祸起永隆:5月30日,招行宣布向香港伍氏家族购入永隆银行53.12%股权,总代价193.02亿港元,每股作价156.5港元,相当于永隆去年年底经审核资产净值的2.91倍。此举创下了过去7年来香港银行业最昂贵的一次收购。这被视为7月1日招行跌停的导火索。
    (2)祸起富通:富通集团为中国平安头号重仓股。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持有富通集团1.13亿股,初始投资成本230.28亿元人民币。以7月1日收盘价计算,目前平安持股市值已急剧缩水至112亿元,浮亏近120亿元。7月2日中国平安公告称:拟斥资约8.1亿元人民币再度增持富通,直接动因就是“力保第一大股东之席位”。于是就有了7月2日的这个跌停。
    关于“产业资本的入市”,申银万国证券近期有过一个观点——“据测算,当A股2008年市盈率从目前19倍下降到16倍时,产业资本不再抛售限售股,而是大举进入资本市场,产业资本引领市场发现价值”。于是,我们只好盼望着:什么时候,作为金融行业一员的社保基金开始重新在A股市场上买入金融股;什么时候,作为金融股的招行、平安亦愿在A股市场上展开大手笔的并购(就如它们在境外市场上一般),那就意味着产业资本入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点播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