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感

(2013-09-17 12:47:05)
标签:

环境

教育

言传身教

三苏

分类: 经典品读

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感

独思斋主

     闲时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六章,因为是一边抄一边读,所以读得很慢,也所以有时间想得很多。自己的理解,自己有时都觉得是不是很牵强,但确实是当时有内心升起的最真实的想法,就只当是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吧。

原文: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读到这段话,我的脑海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当下的语言学习,尤其是英语的学习。不可否认,英语在孩子的学习中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然而效果如何,我们心知肚明: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我们的孩子极少有用到英语的时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运用,它需要的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环境,然而,我们的孩子却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假期里也有好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些英语培训班进行封闭式的英语学习,孩子的长进确实很快,然而回到家没几天,家长所交的昂贵的费用因为“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这样的语言学习环境的存在,像打水漂一样就没了。语言学习需要的是“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读到这段话,我的脑海里产生的第二个想法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这更会让我们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环境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已经无需多言,然而又有多少期待“子成龙女成风”的家长能做到坚和孩子一起读书,坚持丰富并且完善自己的修养与学识呢?

     我的脑海里产生的第三个年头就是“三苏”父子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我们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以及他们父子所拥有的荣耀,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然而苏洵,甚至是苏洵的父亲苏序在儿孙身上的教育上所付出的精力,那种“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的父兄风范又有几人能做到呢?难怪《孟子》中说:“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历史上像这样的父子兵还有很多:魏晋时期的曹操父子,清晚期的曾国藩父子,甚至近代的傅雷父子等,那个不是如此的典范呢?

    “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我们在要求孩子的时候,我们自己又该做些什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