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语文园地》的教学

(2012-11-23 10:22:19)
标签:

内容丰富

教学方法

语文园地

教学实践

教育

分类: “在路上”教研之家

 关于《语文园地》的教学

   新店镇第一中心小学   郑海燕

     坦白说,对于长年从事高年级教学的我来说,今天能和这么多低年级的骨干教师坐在一起交流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很荣幸,同时压力也特别大。也正因为如此,之前我跟教一年级的老师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也请教了一些优秀的老师,并借助网络查了大量的关于一年级“语文园地”的教学资料,下面我就浅谈一下个人对一年级“语文园地”的认识。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同时重视培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生活扩展延伸,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园地”是其良好的载体。“语文园地”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发现语言规律,感受汉语特点,丰富语言积累,学会方法,学会表达。新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实质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都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日积月累”里的“我会读”、“我会写”、“读读背背”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说法上的改变,其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观念、认识上的更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其间得到了凸显。那么,我们应赋予“语文园地”什么新的内涵呢?我的理解是是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走出传“基础训练”的模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语文园地”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相信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因材施教,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总结出更加适合我们低年级“语文园地”课堂教学的操作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整体编排上,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语文园地”通常包含的这四个板块:我的发现——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其目的在于认读积累,拓展运用;口语交际——其目的在于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展示学生所得的舞台。“语文园地”要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乐园,要从趣学、活学上下功夫,有趣的设计是前提,丰富的积累是基础,有效的发现是提升,有机的运用是目标。“语文园地”教学应努力体现以下特点: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趣味性。

     [我的发现]这一块来说,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和识字方法的练习,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我们在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亲历自主发现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要学会等待,不以教师或优生的发现结果代替全体学生的发现过程,同时也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和适时的总结。

    [日积月累]部分,认读积累,拓展运用,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背、写等实践活动积累词语、句子、诗歌、短文等精彩的语言材,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我们操作时要注意①重在积累读准记住是首要的,但教材只是例子,可适度拓展、丰富。②正确理解,能促进有效积累,尤其在高年级,我们这部分不做重点解说。③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大多是孤立的词句,而语言的学习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有意义,因此要多创造实践机会,实现有效积累,有效迁移。

下面我再重点提一下“口语交际”和“展示台”。前面我提到过“口语交际”是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为它是一个听说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说的简单相加,只是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课程目标也做了详细的叙述,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述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人教版课标教材从第一册开始,把口语交际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来安排。第一册基本上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并配有相应的问题来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设计的问题与学生平常的活动联系紧密,指导具体,有利于学生开展交际练习。从第二单元开始过渡到了与主题单元教学内容相联系,选择身边的事例来安排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例如: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在“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里安排的口语交际话题就是《春天在哪里》,并设计了三个指导性问题:1、你找到春天了吗?跟同学交流交流你找到的春天;2、把你画的春天给大家看,再给他们讲讲你的画;3、评一评谁画的好,谁讲得好。那么在教学本环节时,我们老师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营造民主宽松氛围,促使学生大胆地说;2、活用教材,让学生有话可说;3、走向生活,让学生入情入境;4、听说结合,让生有目的地说;5、重视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说。

最后我们再来交流“展示台”,展增台在编排上凸显以学段目标为基石,具有开放性、综合性、专题性、范例性,以第二册语文园地四为例,“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街道两边的招牌上识字。农村学生可以从集镇上的招牌或墙上的标语识字。从电视里识字,从商店买东西识字……这些学习资源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应借“展示”这个机会,引导学生个别说,互相说,扩大识字量。当然,我们还可在收集资料中识字,举办“擂台赛”比赛识字,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露一手”,组织“故事会”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主题去读课外书。从根本上让展示台成为成果展示的舞台,个性体验的桥梁,能力培养的场所,它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展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到底,我们的语文园地该如何去上,相信每位教师都会有切实可行的方法。纵观语文园地内容丰富而又新颖,它与过去的单元训练和基础训练有着天壤之别,它是一个单元识字和阅读的延伸,是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的沟通桥梁,是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因此,我们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吕,我认为活动型教学更为适合语文园的教学。活动型教学以游戏活动为代替单一的讲解和枯燥的练习,它是开放的,是快乐的。

那么我也就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蒋佳宁老师与彭乐老师分别执教了《学习园地四》的第二课时和第一课时,两节课中,两位老师构思精妙,又高度整合的教学设计,其精辟又带鼓励性的语言,都带给我很大的启发,真是一堂成功的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很值得我学习。

一、训练扎实,丰富实在

    语文园地的学习应在调节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对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梳理,积累与拓展。两位老师的课都能充分体现了这个主旨。“日积月累”短语教学板块渗透了短语的构词方法,并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并能进行运用。课堂上,蒋老师的“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记的最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巧妙地过渡到“我会读”环节,独具匠心,在整堂课中,读的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广。如此大的容量,学生学的扎实又充满乐趣,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整合,学以致用

    蒋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对词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总在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的整合训练,有统筹意识,最主要表现在让学生用一两个短语来说一两句话,尽管学生的回答有些不够全面,但我们也从中看到学生已经试着学以致用了。

三、多元评价,激发兴趣

    在整节课中老师那带有挑战性,多元的评价语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好学、乐学,回答问题、工字清晰,读文顿挫抑扬,特别是《浪花》的朗读,老师要求学生美美地读,有效培养了语感的良好发展。

但个人觉得有小小的遗憾,在“日积月累”短语板块学习中,蒋老师用的时间可以再短些,把时间节省下来留到后面进行有感情的理解朗读,让学生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效果会更好。

     最后,彭乐老师的教学写字指导的有些少了,我个人觉得应充分发挥田字格和范写的作用,对难写字易错字的关键笔画、起笔进行具体指导、范写,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这些只是我个人对两位老课堂展示的一点拙见,如有不到之处,还望见谅,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课下就某些片段或问题进行高榷、交流。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