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
(2014-04-10 12:14:58)分类: 八年级资料 |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一
八年级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一(参考答案)
八年级
名著简介:
《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文段阅读练习:
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
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高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缆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4、这艘船的名字叫
他们要去寻找一个出现在海洋上的怪物并把它清除掉。
5、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
期限是三天,诺言是指:如果三天期满,怪物还不出现,掌舵的人把舵轮转三次,林肯号就
向欧洲海岸进发。几个月的搜寻一无所获,船员们因失望而产生怀疑的心理。
6、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
中了。这句话写出了海上变幻莫测的瑰丽景色,也为下文的突变渲染了气氛。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二
八年级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以上文字出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
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3、“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4、“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1、以上文字出自
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3、“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4、“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三
八年级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
“对,还没有放在烤盘里,”加拿大人答,“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烤炉里了。这么黑。哼!好在我的尖板刀还带在身边,用得着它的时候,我是会看得清楚的。这些海盗,看他们谁敢先来向我下手吧……”
“尼德·兰,您不用发脾气,”我于是对鱼叉手说,“暴躁没有什么用,只会把事情搞坏了,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呢!我们倒不如先想法知道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摸索着慢慢地走。走了五步,我碰到一堵铁墙,墙是用螺丝钉铆住的铁板。然后,我转回来,撞上一张木头桌子,桌子边放有几张方板凳。这间监狱的地板上铺着很厚的麻垫子,走起来没有一点脚步声。光光的墙壁摸不出有门窗的痕迹。康塞尔从相反的方向走过来,碰着我,我们回到这舱房的中间。这舱房大约长二十英尺,宽十英尺。至于高度,尼德·兰身材虽高,也没有能衡量出来。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答:共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答: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答: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答:共
3个人,他们分别是“我”(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答: 他们被关在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上。他们应邀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他们都成了
“怪物”的俘虏!而这“怪物”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答:提示:就选文而言,尼德·兰的喊叫表现了他的直率、暴躁,康塞尔平心静气的劝慰
体现出沉着与幽默,而“我”不多的语言则显示出教授的理智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四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诺第留斯号浮游在一层磷光里面,在海水阴暗中,磷火也变得光辉夺目了。这光由无数的发光微生动物所产生,因为它们在金属板的船身上溜过,闪光就更加增强。这时,我在阵阵光明的水层中间,突然看到了这些闪光,好像熔在大火炉中的铅铁流一样,或跟烧到白热的金属块一样;由于对立作用,在这火红光下有些明亮的部分也变成阴影了。在这环境中间所有阴影好像都不应当存在。不!这不是我们通常的燃烧发光体的辐射光!在这光中有一种不平常的精力和运动!这光,人们感到它是生动的!活泼的!
我看见在那里,在那不发热的火光中间,有许多美观、迅速快走的海猪,这是跑来跑去、不感到疲乏的海中丑角,有许多长三米的剑鱼,它们是大风暴要来的先知者,它们的巨大剑锋时常碰在大厅的玻璃上。然后又出现了那些比较小的鱼类,各种形样的箭鱼,跳跃的鳍鱼,人头形样的狼鱼,以及成千成百的其他鱼类,它们奔跑的时候,在这失明的大气中,画成带子一样的条条的花纹。
我们就是这样行驶着,不断为眼前伪新奇景象所陶醉。康塞尔仍在观察,他把他的植虫类、节肢类、软体类、鱼类等搬出来加以分类。日子过得很快,我简直不能计算了。尼德·兰照他的习惯,总想法子把船上日常的事物变换一下。我们是真正的蜗牛,在我们壳中住惯了,我同时又要肯定,成为一个完全的蜗牛也并不是很难的事。
1、“有一种不平常的精力和运动”的光具体指什么?
2、为什么说“我们是真正的蜗牛”?
3、有人说:科学与幻想的巧妙结合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的艺术特色。就选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船长点一点头,我们又下到礁石岩脉间,沿着原来跑过的路走去,走了半个钟头后,我们就碰上了挽在水底地面的诺第留斯小艇的铁锚。一上了小艇,各人有艇上水手的帮助,解开了沉重的铜脑盖。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他说:“兰师傅,谢谢您。”
当我把这一点向他提出来的时候,他口气稍微有些激动地回答我:“教授,这个印度人是一个被压迫国家的人民,我的心还在这个国家,并且,直到我最后一口气,我的心也是在这个国家!”
1、尼摩船长为什么要谢尼德·兰?
2、“尼摩船长的无比勇敢”与选文之前的情节有关,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请指出。
3、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简要谈谈对他的看法。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六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1、“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为什么会感到惋惜?
2、最后一段说:“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其中,“怕见他”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3、在人物刻画上,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作用
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之七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下面就是我们这次海底旅行的结论。那天夜间的经过,小艇怎样逃出北冰洋大风暴的可怕漩涡,尼德·兰、康塞尔和我,我们怎样脱离这个无底深渊,我可不能说。但当我醒过来的时候,我躺在罗夫丹群岛上一个渔人的木头房子里面。我的两个同伴,安全无事,在我身边,双手紧紧按着我。我们热情地互相拥抱。
这时候,我们不能打算立即回法国去。挪威北部和南部的交通工具是很稀少的。所以我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半个月开行一次,往来的汽船经过这边才能走。
因此,就是在这些收留我们的善良老实的人们中间,我把这次新奇惊险的纪事重新翻阅一下。这些纪事是完全真实的。没有漏记一件事实,也没有夸张一处细节。它是那不可设想为真的、在人迹不能到的海底下作的这次新奇探险的忠实记录,当然,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所以,对于六千年前《传道书》中提出的这个问题:“谁能有一天测透这深渊的最深处呢?”现在,世上所有的人们中间,有两个人有权利来回答这问题了。这两个人就是尼麾船长和我。
1、文中的“我”是作者吗?
2、“这些纪事是完全真实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我同时又希望,他的强有力的潜水船战胜了那海洋中最可怕的深渊,诺第留斯号在无数的船只都沉没了的海上独能存在!”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四】《海底两万里》名著专练
一、1、《海底两万里》是
2、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
3、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4、主要人物:
5、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就在于
6、《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
7、凡尔纳的小说如此动人,还在于它们是
8、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
二、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3、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4、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5、《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附:答案
一、见课本
二1、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略)
4、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5、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
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 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