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局限性
(2009-07-02 19:35:59)
标签:
哲学思考杂谈 |
分类: 政治思考 |
市场机制内有个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说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而言,一种商品提供的越多,效用越低,亦即价值越低。如一个人能吃10个包子,第一个包子边际效用为10,第二个为9,第三个为8,依此类推。我们也常用猪多肉贱去描绘这种图景。这个规律是恒定市场的规律,其要求市场没有波动,经济呈平稳发展态势。所以,这个规律是理想市场的规律。事实上,由于竞争、垄断、商业秘密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和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市场波动才是常态。所以,我们在猪多肉贱时,不敢一时看低猪的价值。换一个时间或场景,猪的固有价值仍会显现出来。
这说明,尽管社会物质财富很丰裕,强大的生产力都不能为任何时间任何人群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强大的生产力只为特定时间的特定人群提供服务,市场机制可能为某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提供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他们的生活中,很多商品的边际效用已处于相当低的境地。经济出现危机就不同了,物价上涨,物资又重新出现匮乏,又证明了一些商品价值的重现。
事实证明,对人类而言,有部分东西的边际效用递减是被市场机制所蒙蔽的。有关于衣食等基本生存维护品,其效用是恒一的,人类要储备恒一以备人类不时之需。所以,人类要储备物资,不如说储备价值。人类社会的平稳发展很重要,但,人类社会的公平发展更重要。只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犹如站在小集团利益上一样狭隘,因为各国家已不是封闭的经济组织,在经济文化上正相互融合。一得俱得,一损俱损,从前强盗式的掠夺已无法代替今天彼此双赢的经济要求。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将是人类社会的主弦律。
但从人类出发,经济发展的根基必须保守些,价值的储备既不能用金银代替,也不能用其他货币代替,只能用那有价值的实物本身。价值储备也不能仅局限于一国,要提倡人类储备或世界储备。科学的发展很快,但在人类经济发展的根基上,科学却止步不前。比如食物的储藏,和科学在其他领域发展相比相形见绌。粮食在粮库中用不了几年就陈化,就要扔掉,这是科学的羞愧,更是人类的悲哀。
能源是工业的食粮,其也在储备之列,但石油、煤炭是有限的,对其最好的储备就是深埋不采。来源丰富的替代的能源给科学出了一个难题,宇宙都处于动态之中,运动就有能量,新的能源运用方式还没被发现,固有的能源利用方式已限制了人类的思路,如若再不解决能源问题,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工业粮食的储备不是紧要的,对它进行物质储备不如科技储备,即科技开发。
储备价值是什么?也许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科技含量可介入的东西作用更明显,如,陶器,今天几乎无人再用了,和瓷器比,和塑料比,和有关新材料比,其效用几乎为零。有很多东西和陶器一样,效用早被市场递减为零了。在土里如挖出陶罐如没有考古价值,人们会很快把他扔掉。我主张的人类储备肯定不会是陶罐,当人类遇到灾难时,最先急需的是什么,什么就是储备价值。
储备考虑的不是人类社会丰裕如何好好度过,而是忧患人类的风险如何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