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宝冢:
“「宝冢歌剧」被誉为东方的百老汇---------团员清一色是女生,经过激烈的入团考试后接受两年的严格训练才有机会登台表演。曰本的传统艺能“歌舞伎”纯属男子的舞台,而宝冢歌剧却是女子独占的舞台.
以豪华的布景为背景·穿着华丽的衣装的女子们在表演充满爱情与美梦的故事.
来自曰本全国的狂热的戏迷在此云集,为管弦乐队的现场演奏·
精彩的歌舞而如醉如痴.
宝冢歌剧团创立於西元1913年(大正2年),至今已有悠久的历史。
该剧团之特色主要在於全体演员皆为女性,男性角色亦皆由女性扮演,目前成员约有近四百人,包括花、月、雪、星、宙五组及专科,公演方式采五组轮
流在宝冢大剧场公演,另外尚有东京宝冢剧场公演、宝冢Bowhall剧场公演、特别公演、地方公演、Dinner
show、
Theater Drama City公演...等。其演出内容包罗万象,从曰本传统戏曲至欧美歌舞剧、轻歌剧,皆概括於演出范畴之内,是曰本极为著名的
表演团体,在多次海外公演之后,也渐渐成为举世著名的团体。
宝冢的经典保留剧目有《飘》<伊莉莎白~爱与死的轮舞>和〈凡尔塞玫瑰〉,每个组都有出演过。
然后就是宝冢的演出印象了。传说日本有背景的家庭,都希望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宝冢音乐学校去进行培养。因为那里培养出来的女孩子,都有特殊的气质:
娘役们典雅而不高傲,温柔而不谄媚,是标准的淑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宝冢也称得上是特殊的新娘养成学校。宝冢的男役们则是另外一种感觉,集合的男性
的利落和女性的温柔,是一种超越了性别局限的角色感觉。这样的角色搭配在一起,让宝冢的歌舞剧每一部都如梦如幻,令观者无法自拔。如果说在没有看过宝冢歌
舞剧之前,对日本的一些主妇写信给宝冢的男役求爱无法理解的话,那么看过表演之后,会深深理解她们的心情。
剧情:
宝冢<伊莉莎白~爱与死的轮舞>
改编于1992年在维也纳大剧院首演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以歌声舞影精彩地演绎了伊丽莎白皇后(茜茜)一生的传奇,这个故事也就是电影《茜茜
公主》的续篇,毕竟不忍打破一代人的梦。但平心而论,《伊丽莎白》中的希茜不再是童话公主了。所以,如果你对罗密·施耐德演绎的童话故事深信不疑(电影
《茜茜公主》女主角),请不要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否则你的幻想将被击得粉碎。
《伊莉莎白》中的茜茜所代表的,是顽强不屈,珍视自我的女性形象;所强调的,是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毕生的自由信念。以抽象观念来概括的话,
茜茜便是「生」。这个「生」,则包含了生命、生存、生活等诸多含义;茜茜本人的性格,便是融合了所有这一切的坚韧和果决。这一点也正是她为何能够吸引死神
的原因。幼年的茜茜是典型的天真少女,在慈父的关爱下快乐地生活着。她对人生充满了美好的希望和幻想,对自己决定去做的时一往无前,决不放弃。此时的茜
茜,还只是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气概,对于真实的人生,则缺乏明确的认知。从女孩的角度来看,与死神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意外事故之后的梦境里——实际
上,伊莉莎白已经死亡,但向往生命的茜茜却仍不顾一切地冲死神喊道:“放我回家!”——执拗、任性,却也充盈着无限活力的少女灵魂,瞬间夺走了死神的魂
魄,也为两人今后数十年的纠缠埋下了伏笔。 大难不死的茜茜康复之后活泼依旧,她并不知道,改变她一生的特殊日子即将来临。 死神TOD——一见钟情:与
伊莉莎白相反,这个角色所代表的,是绝对的「死亡」。没有光明,没有希望,没有欲念,只有无尽的悲伤。但凡死去的人们,都由死神管辖,在死之宫殿里永无止
境地哀叹着自己的命运。对TOD本人来说,人类是愚蠢的,因为无论如何躲避,这种生物终究有一天要回到死的怀抱。而自己,则是命运的终结者和管辖人,世间
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过是一场游戏。然而,在看到伊莉莎白的刹那,这孤高冷傲的神明却为少女那因向往生命而燃烧的瞳眸所震慑。第一次感到迷惑的死神将茜茜
放回了尘世,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尾随少女来到的世间。他本想将这名独特的女子占为己有,却不料最终改变的,将会是他——死神TOD。 弗兰茨——懦弱的小
孩:这位皇帝陛下从未长大过,从这一点上看说,他倒是全剧中唯一一名丝毫未变的人物。自幼受严厉母亲的管教,弗兰茨不过是个优秀的木偶罢了。他不知道如何
表达自我,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主张。是的,他向往自由,他幻想那一望无垠的宽广天域。然而,他却又不愿为实现这一梦想付出任
何努力——弗兰茨始终只是只按时打鸣的公鸡,永远不可能长出翱翔天际的羽翼。他对茜茜的爱是虚幻的,就如同他憧憬自由一样。他感觉到茜茜那自由的灵魂,他
渴望将那份自由留在身边。于是,他娶了这位女孩,但仅仅将她当作橱窗里优雅的展示品。这对俗世夫妻的决裂,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自私,这就是奥地利皇帝陛
下的性格本质。他爱着茜茜——他怎么能不爱呢?然而,连保护妻子都无法做到的丈夫,又如何能够申明自己的那份爱情?“茜茜,请相信母亲,她教养我们的孩子
也是为你着想啊!你一定能够了解的。”——当茜茜听到这样的回答时,她如何能够相信,这就是那位曾经与自己海誓山盟“再高的山脉也要携手共渡”的弗兰茨。
而对于这样的男人,又叫她如何能够再继续爱慕下去? 伊莉莎白——初恋滋味:女孩恋爱了,她爱上了世界上最值得去爱的人:国王陛下。是的,她爱这个男人,
他忧郁,而且温柔。他送她项链,并许诺将会永远爱她。这不是预定的婚姻,只不过是一瞬之间的火花。完美的童话故事,难道不就是这个样子么?“你的存在,对
于我来说是必要的!”“如果是和你在一起,再高的山峰两个人也能一起越过!”在那一刻茜茜仿佛听到了上帝的神喻,对她说只有她能够守护住这位皇帝,做他坚
实的盾牌,成为他人生中的伙伴。于是,茜茜嫁给了弗兰茨,成为了奥地利的皇后。纵然她这位德国女孩不受奥国宫廷的喜爱,即便她活泼的性格遭到太后的轻视,
但是,她仍然相信着爱情,相信着自己所爱的人,成为了他的妻子。然而不久,茜茜却发现生活根本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丈夫的懦弱令她跌入无底的地狱。被夺
走的儿子使她感到自己的无力。在宫廷之中,她孤身一人,一个朋友也都没有。没有人需要她的热情,没有人赞赏她的活力,这里所需要的,只是服从官僚体制的机
械玩偶罢了。而这,却正是茜茜所无法容忍的,终其一生,她始终贯彻着「生命是我自己的财产,我绝对不会任人摆布!」的信念。逃离!一定要逃离这里!这么想
着的年轻王后不知不觉将手伸向了身旁的匕首…… 死神——不断的挫折:TOD无法相信,自己竟然输了——而且是输给一名人类女子。
他早就知道,人类是软弱的,一旦遇到痛苦的事情,就会逃回他的怀抱来躲避痛苦。因此,当他得知茜茜接受弗兰茨的求婚时,只是大笑;甚至感到轻蔑。因为他再
明白不过:那女孩终究是自己的东西,最后的舞蹈,是属于他——死神TOD的。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伊莉莎白竟会在最痛苦的时候拒绝他的拥抱。生命是什么?生
命不过是死亡前的一瞬;只有死,只有无尽的黑暗,才是最终的归宿。然而这个女孩,这个手无寸铁的人类,这个瘦弱得一捏即碎的灵魂却如此坚定地望着自己,宣
言道:“我的生命由我自己主导,我决不会接受任何的摆布!我不是你的布娃娃!” ………………感情……为什么?为什么会对这个女孩产生感情?死亡,是杜绝
一切波动的;然而,自己泛起涟漪的心湖中却到处映照出伊莉莎白那闪着泪光的面孔。TOD第一次感到了惶恐。 爱,将生与死连接在了一起。 弗兰茨——始终
在逃避:他发现了妻子的拒绝,却不知道要如何挽回那颗果决的心。“如果你不能将我们的孩子要回来,那么就请不要踏入这扇门!”然而,茜茜仍是高估了丈夫的
勇气,这个男人,是永远无法反抗母亲的意见的。所以弗兰茨选择了逃避。自由拒绝了他,因此他便转向既有的牢笼,宁可将自己囚禁其中,也不愿再做任何尝试。
他默许母亲和大臣们的阴谋,无言地疏远自己的妻子,顺从地接受了挑选出来的情妇。逃避,是他唯一有勇气去做的事情,哪怕是为此遗弃了一切,也再所不
惜。 伊莉莎白——除了爱,我还有什么:弗兰茨有了外遇。即便愤恨丈夫的软弱,但在心底,茜茜始终为他保留着一份爱意;然而,他却再一次地背叛了自己的誓
言。无止境的痛苦撕扯着茜茜的心房,那名为死神的命运之音则站在她身边低低地嘲笑。失去了爱的支持,要如何继续生存下去?还是说就要放弃以后的人生?然而
茜茜始终是生活的强者,她将对丈夫的爱转化为对国家的爱,对匈牙利的爱,对支持自己的人民的爱。她将在德国得不到的温暖寄托在匈牙利身上。为了减轻个人生
活中的痛苦,她无休止地工作着……积极的背后,是无可奈何的消极,无法守护的孩子,无法相处的丈夫,无法忍受的国家,这所有的一切,便是茜茜的生活,是她
不得不去面对的真实现状。中年的茜茜以为只要自己封闭了渴望家庭的心,就不会再次遭遇痛苦了。 死神——想要拥有的人:唯一一个想要揽她入怀的人却仍然一
再拒绝他。于是,他将目标转向了茜茜最为重视的人:王太子鲁道夫。天真,有些偏执,还带些忧郁,这就是鲁道夫给人的印象。从小被可怕的祖母管教,甚少见到
母亲。当他长大到十余岁时,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自由。然而这时的王太子,却已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条条道路。最终,他所选择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抱持
着青年人所特有的热血和正义,鲁道夫主张归还匈牙利自主权——这自然为他的父王所反对。此时的弗兰茨,已完全转化为如同自己母亲般顽固保守的强硬派——也
许他根本不知道其他与子女相处的方法。政治上不得志的鲁道夫在命运的唆使之下挑起了反叛,失败的结局使他只能求助于自己的母亲。然而此时的茜茜却连与他拥
抱都感到难以忍受——已经有多久没与其他人肢体接触过了?伊莉莎白的体力和精力都已消耗在繁杂的事务上,对这个久不见面的儿子,她只是感到紧张和不知所
措。“妈妈是爱你的,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能够帮助你。”殊不知这句为自己开托的话语竟宣判了鲁道夫的死刑。如果连生下自己的母亲都无法庇护自己的话,那
么能够求助的,也只剩下那一穹生命的源起、无尽的黑暗:死亡了…… 伊莉莎白——绝望:从这里开始已经没有了弗兰茨的剖析部分,因为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于茜
茜的生活之中了。她活着,活了这么多年,在失去爱情之后,支持着这名女性的,就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爱了——而这些,实际上也不过是她爱子之情的替代品。伊
莉莎白所最最渴望关爱的,其实正是鲁道夫。而现在,这可怜的孩子,竟然因自己的大意而自杀身死。茜茜终于崩溃了。
在儿子的葬礼上,她最终将手伸向了死神:带我走吧,结束我的痛苦——她说着,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命运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然而这一
次,TOD却拒绝了她。于是茜茜活着的意义,便只剩下了工作。心已经死了,爱人的力量也已经完全丧失了,现在的皇后,只是一个机器而已。然而即便如此,她
仍固守着生命的尊严,时刻强调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面对神经病人时,她并未因其神智的缺陷而鄙视他,甚至不曾同情过她——我们是对等的,是对等的人。因
此,伊莉莎白将扇子递给了她,同时开始思考:伊莉莎白的存在,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之所以为我的原因,我是伊莉莎白的原因。当她与曾经爱过的人面对面时,这
名坚强的女性如梦呓般喃喃自语:“我在等一个人……我在等他来接我……我的生命……现在便是为了等待他的到来……” 死亡对于现在的茜茜来说,已成为一种
解脱。 死神——该如何爱她:所爱的女孩第一次投向自己的怀抱,而他却选择将她推开。因为TOD明白:茜茜并不爱他,只是想要逃避。如果是以前的话,他或
许根本不会在乎这些;但现在,他希望得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玩具。是的,最初吸引自己的,虽然是那份对生命的执着;但只不过是一种想将其占为己有的冲动,
只是想将这个活生生的人类当做玩具。但是,渐渐地,死神感到了自己的变化……我所爱着的,是活着的茜茜。生与死,永远是不可相通的两极;即便最后这两者终
归会合二为一。然而,那份强烈的爱意,却使死神开始憧憬生命。以前那样鄙视的东西,现在竟会觉得它如此高贵,散发着令人目眩的光辉—— 是的,就是这份灵
魂,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哪怕遭遇无可抗拒的命运,也誓将抗争到底!所以TOD拒绝了绝望的茜茜,因为那不是他所爱慕的女人。之后,他便由她身前隐去了身
影。而对于伊莉莎白而言,她却开始体会到死的温柔,TOD的爱意。死亡对她而言,竟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 最后的舞蹈——生与死的意义:从出生到死
亡,便如同一个圆,我们所做的,只是一成不变地划过这个轨迹。然而有些人,却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搏击命运,为自己的一生画下不灭的痕迹。死亡究竟是什么?难
道只代表着虚无么?或许有时候,它也象征着再一次的全新生命。在度过漫长的一生之后,我们终于能够放下所有的一切。过往的恩怨、悲喜,全都不过是过眼云
烟;死亡的那一刻,其实正是人生崭新旅途的开始。当死神终于决定赐茜茜以死亡的时候,他便已完成了自己对这女孩的爱。从最初对生的震颤,到现在全然的包
容,TOD最终决定接受伊莉莎白的一切。这就是死亡的全部,他残暴、他狂妄,但他同时也深情款款、温柔地向你露出微笑。当伊莉莎白完成了尘世的人生,恢复
少女身姿,向死神跑去的那一刻,她也终于能够全心全意地追求纯粹的自由。死亡,是地狱的禁锢,也是天堂的羽翼。爱将天与地连接于一处,描绘出这曲绚烂的轮
舞。最终,死神和伊莉莎白终于得到了他们所追寻的东西.
2002花组
死神和伊丽莎白的对唱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jJbm-HjuK4/
歌名:《当我想跳舞》
死神:自由飞翔吧(伊莉莎白:谁?)
死神:(伊莉莎白:是你)
死神:暴风雨的夜晚我也会陪在你身边
伊莉莎白:我已经可以一个人飞翔 我自由了
死神:只有我可以给你自由(伊莉莎白:你给我自由)
伊莉莎白:我终於走出去了 不要阻碍属於我的道路
死神:不管你如何强烈地拒绝我 总有一天你会索求於我
握住我的手 与我一起共舞吧
在我希望的时候 随著喜欢的音乐
伊莉莎白:如果要跳舞 即使在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
我会一个人跳舞 在你的面前
死神:对你来说我是不可或缺的(伊莉莎白: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可以走下去)
死神:你就快要憎恨这个人生(伊莉莎白:我才开始爱这个人生)
如果要跳舞 也要与我选择的对象
在想跳舞的时候随著喜欢的音乐
如果要跳舞 就算在这个世界结束时
只与唯一所爱的那个人
如果要跳舞 全部都由我自己来选择
(-以上,伊莉莎白很帅!尤其是 我会一个人跳舞 在你的面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