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哺乳这点事
(2009-02-01 04:52:03)
标签:
育儿 |
分类: 快乐成长 |
2009年2月1日,177天(5M+24d),正月初七
小朗第一次没吃夜奶!——这对于妈妈和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大的事啊。所以应该记录下来。
正月初七,如果按照阴历算,小朗明天满半岁。左右算来都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由此,朗妈也想起来说点母乳喂养的事情来。拿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事情摆开来说,这对于一向“娇羞”的朗妈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蹬鼻子上脸”的精神啊!不管怎样,咱就拿朗妈的美女处长在朗妈临休产假前说的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写这篇日记:“等生了孩子以后,乳房这种东西不再是什么隐私,而是成了几乎人人可参观的东西,因为那是孩子的饭碗!”
作为一个母亲,喂养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同时却是一种必经的“磨难”,从而会成为一种经历和经验,兴许写下来还可以“泽被后世”。
先来说个引子。为了训练小朗吃奶瓶(做了妈妈的都知道,宝宝一旦母乳喂养很可能会拒绝吃奶瓶)和为宝宝储备粮食,朗妈把冰箱当驼峰,专门空出一层冷冻室来存放余下来的乳汁。有好几次从冰箱里拿出奶来化冻装奶瓶,看看储存袋上面写的时间,一般都是半夜2点或3点,就非常感慨:当母亲真的很不容易,其他人在甜美梦想的时候,照顾完孩子,还要帮孩子储备余粮(其实更多的原因是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再来说个玩笑话。有一天,朗妈拉开冰柜,大致估算了一下,储存的奶(有效期内)量竟然比小朗的体重还重。然后顺便估算了一下5个多月来的产奶量,竟然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这也许是瘦弱的朗妈以前从来没想到过的。为此,小朗外婆还为朗妈的比喻大笑了一番。
好了,言归正传吧!先请不是妈妈的看官绕道啊。谢谢了。
朗妈还在怀孕期间就有妈妈们教育关于晡乳的事情,朗妈总是避而不谈——产奶?这是奶牛才可能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是绝对不会有奶的。无论如何,当时的准妈妈怎么也不能相信这种事情,不相信自己身体会有这种机能,直到生完孩子还这么坚信。
然而,真的就“出事”了!
也可能是为了鼓励刚生完孩子的朗妈建立开奶的信心,也可能是为了节省赚奶粉钱的精力,朗爸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天第一次送饭就只有三样食品:木瓜粥、鲫鱼汤、小米粥。——实在是佩服,这三样食物竟然就在一家店找齐了,想起来也觉得挺神奇的。
好吧,那就算自己给自己建立信心吧,或者为了给大家证明自己当时的判断——不产奶的奶牛,让大家相信胸前虚假繁荣的事实,朗妈咕咚咕咚就全部喝下去了。然后就是艰难地上厕所,哎,真是被害了。
这还不止,喝了这三碗“孟婆汤”,竟然险些丢了半条命!
“神勇”的朗妈在生完孩子(而且生孩子之前虚脱呕吐完全空腹了两天)的第二天就出院了。这第二天似乎证实了朗妈不是产奶的牛的结论,而且不管怎样把小宝贝拿来胸前折腾,就是不见点滴出来。只是没想到,第三天,全家人为此付出了代价,朗妈更是又经历了一番“磨难”。这一整天,朗妈胸前如两块巨石压顶,就如同孙猴子生活在了五指山下,眼巴巴地等着神仙来救。别说抬胳膊或动弹,就是光这么平躺着,都痛得吱牙咧齿。众神仙们一看不对劲,见过严重的,也没见过这么严重的。先是朗妈泪汪汪地求月嫂支招,可是这回经验丰富的月嫂也没折了。然后就是全家打电话求各路神仙,有什么偏方就赶紧去买去试,光按照远在老家的朗外公从别处打听来的偏方喝(注意是喝而不是吃)硬邦邦扎喉咙的鹿角,朗妈喉咙就已经快得扁桃体了。请宝贝来吸,可怜的家伙被众人按着在妈妈胸前折腾,人家就是又哭又睡,很无奈啊。请楼下邻居的1岁孩子来帮忙,人家根本就不往上靠,不是人家的妈人家不认啊!吸奶器能吸出个球,还把乳头折腾得越来越疼!请大人来吸,那简直是折磨上加折磨,会吸奶的孩子都吸不出来,不会吸奶的大人更是只能靠边站!还有支招去按摩的,人家也已经下班了。渐渐的,朗妈发起了高烧。难道就这样朗妈要一命呜呼了?崩溃!
这么折腾便到了夜里,突然天空就开始风雨大作。这场景还真是配合啊,哎,一个孱弱的身体就这样受尽了折磨。朗爸GOOGLE、百度、新浪、Yahoo……搞IT的一向把网络当救命稻草,结果人家还真是把稻草给找着了。经过按照网上的电话一圈一圈地找人(竟然还把电话打到了国外,晕吧?找的人在国外出差又介绍了一个人),最后在夜里11点,朗爸冒着风雨从方庄那边请了个人来。小护士的手法确实专业,人家也见多识广,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她要解决不了,那估计我就OVER了吧(朗妈当时就是这么想的)。结果,人家也说还没见过这么严重的,不过只要能忍,一定能疏通的。于是三个小时,一家人痛得乱叫。为什么是一家人呢?因为朗妈一手抓一个,其他人的手都被握疼了啊!多么闷热的天气啊,全家人大汗细雨,命悬一线却仍乐观开朗的朗妈仍在开玩笑:我这又生了一孩子,这回不是阵痛了,是连续痛,不打麻药的手术。
这管道不通确实是件大事,你看看,多少家庭因为水管不通淹了厨房;又多少人因为脑部管道阻塞丢了性命?乳腺炎也就是因为管道不通惹的祸。水管子不通还可以卸了捅开,这NND乳腺管道又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么上杆子地用手挤,用压力冲,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要不是想着为宝宝的饮食大计,才不去受这苦呢!三个小时的按摩,挤出来的浓浓的乳汁浸透了一整条毛巾。而朗妈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之一就是,珍贵的初乳竟然献给了一条毛巾!
这之后,宝宝的厨房开始正常但又艰难地工作了,因为部分管道通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每次喂奶的疼痛。虽说是小疼痛,却是钻心的!而且这种疼痛持续了两个多月。搞得每次喂奶,朗妈都跟上战场一样,先要摆出一股大义凛然的样子来,深吸一口气,再把乳头送到宝宝嘴巴里,同时咬着牙别转身体。伴随宝宝哭声的戛然而止,朗妈的掺叫声划破长空。是不是象打针一样?喂奶可比打针疼。人家打针是只扎一下的疼,喂奶那是无数的针持续地扎。很多次,朗妈疼得直掉眼泪,后来发展到一需要给宝宝喂奶就全身发抖。喂奶这件事情成了件恐怖的事情。并且头两个月是追奶的关键时间,再加上还有部分乳腺未通,就要经常地给宝宝吸。粗略算了一下,每天至少喂十次,每次上两边,那么每天就至少要疼20次,还不加吸奶器吸疼的次数,两个月就要疼20*30*2=1200次。喂完以后,奶阵上来又是一番无数针扎的疼,还不说乳头的疼痛。那个时候不知道这种疼痛什么时候是个头,每天偷偷地以泪洗面(家里人不让哭,说坐月子的女人是不能哭的),偷偷地咬牙咬毛巾(家里人不让咬牙,说月子里的女人牙齿会疏松)。坚持到夜里,回奶的心都有了。
宝宝十来天也正好是朗妈三十岁生日的当天,乳腺炎再次爆发,朗妈全身发冷,三伏天裹了家里最厚的三层被子还冻得瑟瑟发抖。一家人又匆忙给朗妈套了几层保暖秋衣和羽绒服,深夜赶到医院看急诊。医院也没说什么,就说是乳腺炎,回家吃消炎药去吧。于是大家只好按老方法继续在家折腾,拼命地热敷拼命地用吸奶器吸,好不容易把烧先退了下来。朗妈为了宝宝的粮库正常而健康工作,坚决不吃药,坚持给宝宝喂奶,这就是母亲的精神啊,自己都觉得真是说不出的伟大。
这么上千次的疼痛忍了过来很不容易。宝宝快满月的时候竟然还没能守得云开雾散,连月嫂都说:“奇怪了,怎么到现在这么疼啊?”这一说,朗妈的信心又没了,怎么别人家也疼却疼不过满月去,我家的疼痛怎么也不到期啊?真T是受罪!好在家里人都支持,按照朗妈先前交代的,千万别问是不是奶不够,大家也跟着这么坚持过来了。果然,过了两个半月(时间确实有点长),就真不那么疼了。可能乳腺都吸通了吧。感谢小朗同学在期间做的贡献!
后来就是——佃农家也有余粮了!
结果,几个月后,宝宝开始恋奶了,而朗妈又将重返职场了。于是家里又开始打响了让宝宝能暂时离开妈妈的战争。小朗还真是个乖宝宝,白天什么都吃,用什么样的容器喂都没问题,朗妈觉得欣慰极了。结果到了晚上睡觉前,不管吃得多饱,一定要妈妈亲自上阵喂才肯乖乖睡觉,否则放到最大音量大哭大闹,实在让人听不下去,外婆心疼得不行,这个时候只能放弃了,同时朗妈开玩笑了:我家儿子的肺活量确实了得啊,这音量的哭中间都不带喘气的。
过年了,外公来北京了,家里人多了起来,是训练宝宝奶瓶吃奶的时候了,因为大家可以互相鼓励嘛!所以夜里用奶瓶喂奶的战争开始了,同时外婆和朗妈要做好接连几天夜里不能睡的心理准备。不过想来想去,小朗除了晚上睡觉一定要妈妈在身边,其他一切还都好,家里有充足的挤出来的母乳作为储备,朗妈也随时产奶做合格奶牛。宝宝接受奶瓶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有点乐观哈。
想起来给喂奶这件事情做点小结,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吧!
1、关于开奶。要坚信,只要是当妈妈就一定有奶。千万别象当时的朗妈那样坚信自己没奶。如果早有心理准备,兴许疼痛会减少很多。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准妈妈的时候就要注意乳房的按摩和护理,等待生完孩子随时顺利开奶。宝宝出生后,一定不要马上上奶瓶喂奶粉,防止宝宝产生乳头错觉。其实宝宝肚子里有羊水,坚持三天不喂都没什么问题。只是大家现在都心疼,不愿意让宝宝挨饿。那么,在开奶之前就只用勺子喂奶吧,同时坚持让宝宝吸,不管多疼都让他吸。宝宝吸不出来都会大哭大闹不肯再吸,那么就使用点小伎俩吧!朗妈的小伎俩就是,用吸管沾两滴奶粉泡的奶在乳房上方滴下来,同时让宝宝吸乳头,宝宝尝到点甜头就会努力再吸,这样反复几次,宝宝就愿意吮吸了,而且妈妈的乳腺也就慢慢吸通了。
2、关于吸奶器。吸奶器是绝对要有的,不管有没有奶,为了防止乳腺炎,还是储备一个吧!等开始吸奶了,发现没这个家伙还真不行。再来说说哪种吸奶器好用吧。一开始朗妈用的是人家送的电动的,可就奇了怪了吸不出来又把乳头吸得生疼,也可能是那个时候乳腺不通导致的疼痛吧。不过该电动吸奶器确实在疏通乳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作为母乳妈妈,夜里是要起来吸奶的,否则乳腺炎会没完没了。电动吸奶器有嗡嗡的响声,为了不吵宝宝和其他人睡觉,朗妈经常要“跌跌撞撞”走到厨房关上厨房门来吸奶。后来电动吸奶器掉了颗零件不太能工作了,朗妈就买了个手动的。没想到便宜的手动吸奶器比昂贵的电动吸奶器好用多了,力气可以自己操控,还可以晚上在床上坐起来就吸,声音小不足以把其他人吵醒。
3、关于母乳宝宝的便便。这要不是月嫂有经验,刚当新妈妈的人看见宝宝一天七八次甚至上十次的黄色水样便便一定吓得不轻。其实这是无比正常的。想起来可笑,看见新生宝宝的胎便后的黄色水样便便,朗妈曾惊慌地举着尿不湿跑厨房来问大家:这正常吗?——月子里的宝宝PP是最费钱的,那就是直肠子一个,边吃边拉,有时候放个屁还崩出一点来,刚换完尿不湿又来了。朗妈那个时候觉得最大的难题就是,晚上到底该先喂奶还是先换尿不湿,或者喂奶进行一半再换尿不湿,如何既喂奶又换尿不湿并不把宝宝弄醒,或者先换了尿不湿喂完奶以后还换不换。这个问题还真是个值得拿捏的问题。
4、关于母乳储存袋。储存母乳一定要专业的母乳储存袋的,并且一定要把要单开一层冰箱隔离储藏。国内似乎没有专业的母乳储存袋生产,可能工艺确实达不到吧。市场上多是日本的、韩国的、德国的和美国的。一个袋子大约存200ml或者一次喂哺奶量,一个袋子的价钱要好几块钱,也就是说,宝宝吃一次奶的成本是好几块钱,比泡一次奶粉花的价钱更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吃储存的母乳绝对不象传说中的省奶粉钱的。但要坚信,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品,没有任何一种牛奶能比得过的。就象有些主张母乳喂养的人说的,人的孩子吃人奶,牛的孩子才吃牛奶呢,我们是高级动物人!——这种说法是有点过分啊,不过,为了给宝宝储存点粮食,还是要舍得的。另外,有了母乳储存袋,当带宝宝外出不方便哺乳的时候,用奶瓶装了给宝宝也是非常方便的。再一个要提的就是保质期。所有的母乳储存袋都标示尽早食用,大部分要求奶品冷冻保质期在4周左右,韩国的有一种保质期写的是四个月(这可能是保质期最长的储存袋),不管保质期写的多长,还是尽早用掉吧,过了一定时间就别给宝宝吃了。
5、关于乳母身材。很多小年轻担心给宝宝喂奶会让身材走样,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哺乳只会令身材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型。有时候朗妈会开玩笑地对外婆说:看你女儿的身材曼妙吧?哈哈。——其实喂奶的妈妈是不会肥胖的,所以就放开胆子吃吧,这样自己也有营养,宝宝也有营养,一举多得。另外,喂奶是加速体液循环的过程,乳母身体也会因此变得很健康,生病的几率也不多。朗妈一天吃五餐,在月子里就基本回复到孕前不足百斤的体重,但显然该翘的地方翘了,不该长肉的地方一点没长,而且以前多病的体质如今连小感冒都没得过一回。这功劳很大部分还是要归功于打理朗妈饮食的朗外婆的。再看看人家橙妈,刚出月子就臭美地穿上露脐装了,人家那身材那叫一个魔鬼!所以,新妈妈们,快乐地哺乳吧!
其他的回头再加,要带孩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