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合理更重要

标签:
饮食养生体检洪昭光健康 |
朋友打电话给吴奈,诉说最近很无奈,体检报告拿到手,一看吓一跳: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中度、体重指数超重,那不都快成了“三高”病人啦!而他自知除患有血压高但坚持长期服药外,其它并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呀。平时每周坚持运动锻炼不少于4小时,食欲甚佳,吃得很营养,但不大吃大喝,不喝酒,不抽烟,怎么毛病说来就来,事先也不打个招呼,真不够意思!与其如此,当初不如不去体检。吴奈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他对朋友说,体检不可不去,你得感谢体检报告,正是它及时给你亮红灯、打招呼的!
吴奈知道,朋友平时生活自律性蛮强的,诉说的也都是实话,但是毕竟不是年青人了,有时,甚佳的食欲并非一件好事情,吃得多吃得好未必就身体好,体内能量集聚过多,倘若不及时消耗,可能适得其反,“三高”之类的亚健康征兆会悄悄来袭,所以,也许做减法更好些。
朋友的饮食喜好可以归类于“食肉性动物”。比如某一天的饮食是这样的:
早餐: 生煎6个 牛奶1杯 ;
午餐: 米饭3两
红烧大排1块
晚餐: 米饭3两
干煎带鱼4块
下午和晚上睡觉前还会加餐各种点心零食。
粗粗看是份蛮健康的食谱,仔细分析,这样的饮食结构并不合理,食谱中动物性食物太多,可能会造成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特别是不要小看餐后的各种零食,累加起来几乎又是一个正餐的量!旅游回来的朋友说,外地许多农民辛劳耕作,每天也只吃2顿而已,而且都以杂食粗粮为主的。
很显然,吃得合理比吃得营养更加重要。日本民族的人均寿命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一个重要因素。
吴奈听营养师讲过,人类是杂食的,消化道长9米,其0.618的5.5米,是承包消化吸收任务的小肠的长度,最适合以素食为主的混合膳食。所以一日三餐,植物性食物应占总量的60%,以米饭为主食,少吃或不吃零食。当然,为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要保持60%比例的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适量地吃些动物性食物和豆类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多吃碱性食物(食用菌、蔬菜、水果),以中和调节摄入体内的酸性食物(米、面、肉、蛋、油、糖)使血液保持正常的微碱性。
吴奈建议朋友既来之,则安之,不必自乱方寸。体检指标不是绝对无误的,体检前和体检时的各种内外因素都可能影响指标值。虽然如此,还是必须慎重其事地对待,毕竟指标值是揭示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参数,不能把村长不当干部。他建议朋友每天增加运动量至1小时,做到“收支平衡”;调整饮食结构,做到少吃四条腿(肉)和二条腿(鸡、鸭),多吃一条腿(菌菇)。针对“三高”,他还推荐了一份参考食谱,按照这样的食谱,朋友每天不但减少1/3摄入量,而且食物结构趋于合理:
早餐 :牛奶1杯 香菇蔬菜包1只
午餐 :米饭2两
竹笋鳝丝 1份
下午 :五色蔬菜汁1大杯 (西芹、苦瓜、柿椒、黄瓜、苹果各1/5份鲜榨汁每天必饮)
猕猴桃 1个
晚餐
:米饭2两
半个月后,朋友打电话给吴奈,口气平缓多了,他说听从了吴奈的建议,体锻加食疗,前几天到医院又检查了相关指标,血脂、血糖都降低了,特别是多年的高血压,最近一直稳定在120/80上下,是否与坚持每日喝一大杯五色蔬菜汁有关?吴奈实事求是地回答:我不是医生,我也不知道。吴奈还告诉他,养成一个好的膳食习惯贵在坚持,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以后饮食可以更加顺乎自然些。洪昭光教授说过:“别因为年纪大了就禁食这个,禁食那个,别怕有病后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其实什么都能吃,但吃什么东西都要有个度。这个火候能不能掌握好,就是健康与非健康的最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