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香公主出海记(一)

标签:
海上旅行椰香公主号广州海口游记文化 |
分类: 大珠小珠 |
7月1日星期二,下午14:30乘坐大巴从烈士陵园到南沙区码头,车程2个小时后终于在广州黄埔港见到了传说中的椰香公主号。
虽然远不及大连港常常会见到的2万吨的滚装轮,椰香公主号已经是迄今为止我坐过的最大的船了,它体态修长,船身长度接近150米。排着队经过安检,走上了长长的舷梯,就走进了椰香公主号的客舱,在一位美眉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原来海轮的内部就像一个大旅馆,进去以后有很多的楼层和不同的客舱,每一层都有吧台、电视、浴室以及走上甲板的通道。整艘船有一个能看到海景的餐厅。
第一次坐真正的海轮,我很激动地探索了通往甲板的每一条道路。虽然没有电影里的豪华甲板和小说里卖牡蛎的男孩儿,椰香公主则更加真实和生活化。由于是海南旅游的淡季,再加上乘船出行的游客本来就很少,船里略显空旷,除了海轮的服务人员,就只有司机和像我一样尝试乘船旅行的新鲜人了。
过了差不多将近2个小时, 18:00,舷梯收起,椰香公主号终于启程了。
海轮驶离了码头,沿着既定的航线缓缓向前,想到平时每次在珠江上坐轮渡都意犹未尽,这会终于要过足船瘾了。船行得很稳,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颠簸起伏,全速前进时,也仍然感觉像在陆地上一样平稳。
太阳渐渐西沉,黄埔港渐渐远去,只能看到江面上或停或行的船只。珠江的水域越来越宽广,虽然从颜色看来连日的降雨和泥沙冲击使其跟黄河类似,但其宽度确是黄河的数倍。
坐在船尾甲板的长椅上,看着广阔的江面上那些零星分布的航船,货船,还有远处的小山,渐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又渐次远去,最美的,还是头顶天空中的云彩。
上空的云,远景看来好像一幅山水写意,在染着夕阳余烬的天空大幕布上,浓淡有致,却又衔接自然,渲染得不留痕迹。透过斜阳的光晕,云层好像被点亮了一般,刹那间有了生命:有的沉思着向无限远的地方兀自凝望;有的透过一层薄纱好奇地窥视着穹庐下的世界;有的像饱食过后无忧无虑嬉戏的小狗;有的像突然出现在天空的,长着尖角的魔王;有的是闪着银光的宝瓶;还有的像两两相望,互诉衷肠的恋人……他们都是天空中的主人,倒是我们这些偶尔窥探到他们的过客,在好奇地惊叹罢了。
最美的云,并不是这些常驻天空的主人,而是像我们一样星夜兼程的过客,它们像散开的絮,确比柳絮更加飘逸;像轻柔的纱,却比薄纱更有质感,更加触手可及;像现代艺术用玻璃和空间及光线构筑的另类作品,却比艺术馆里的更加真实。它们时刻都在流动,都在变化,好像美玉中透过光才能看到的散开的姜花,时刻都在生长。因为它们的存在,广漠的云的世界,也多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轻灵和飘逸,所有描绘的语言在它们面前,全都黯然失色了。
天空渐渐暗下来,船依然平稳,可以看到远处一闪一闪的红灯和绿灯之间的航道,还有两岸星星点点的灯光。星星亮起来了,头顶上方是清晰可辨的北斗七星,没有月亮,但是海上的星星却格外明亮和真实。江岸可以看到城市绽放着的华灯千树,船沿着航线,驶过了中山、珠海、阳江、澳门,当天空中飞机以两分钟一架的频率盘旋飞过时,远处幽暗的山后,应该是繁华的香港了。
驶过香港,船离入海口愈近了,江面愈加宽阔起来,江岸的灯火都已模糊至消失,唯一能看到的只有一闪一闪的航道指示灯和天上越来越多的星星了。十点钟过了,江风渐大并且渐凉,再贪婪的观景的游客,也该回到船舱里沐浴休息了。
——c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