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白李建成宗室之子 |
分类: 文史撷英 |
关于诗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当时就讳莫如深,特别是对其祖父、曾祖父,史料无一记载。李白自己很少谈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远祖,讳言近亲,闪烁其辞,故布疑阵。古人对自己的族裔渊源是非常看重的,李白为何如此?

尽管如此,但历史的尘幕中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最早提到此事应该是宣州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最后投靠于他,在他那里病逝而委托他编辑文集,他为李白文集写了《草堂集序》,在这个序言里提到了李白的身世。
后来李白坟由龙山改葬青山,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唐德宗贞元十年(794)甲戌科进士)为李白撰写的碑文《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也提及其身世。
与李白有通家之好的宣歙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在唐元和十二年(817)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是这样说的:【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也说李白是凉武昭王九代孙,证据是李白孙女箱底找出“纸坏字缺”的父亲记载推断的。但为什么成了没有谱谍的绝嗣之家?为什么前几代人隐姓埋名?也都是没有说清楚。
另外,唐梓州刺史于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纪念也曾涉及,碑文内容也是类似描述:“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而当代学者研究一般都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太祖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曾孙。朱秋德在他的《论李白的宗室情结及对其人生诸要素的影响》文章中说:“李白作为沦落民间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剧是命定的,是谁也无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脉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为;建功立业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为在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间首鼠两端------他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而这镣铐世人看不见,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段激情论述,倒也符合李白一生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