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二题
(2010-06-17 15:07:16)
标签:
稍逊一筹割箸筷子老孙虱子黄豆 |
分类: 市井浮尘 |
故人二题
那年,单位新调进来一个人,据说是经理的什么亲戚。整天兜里装揣着一本书,口袋小,就把书卷起来。什么好书这么卷几天,也就成废纸了。就因为这个,我就瞧不起他。一个不懂得爱书的人,根本就不配看书。其实他看的都是武侠、言情之类的闲书,本来和废纸也差不多。
不知是仗着和经理的亲戚关系,还是真有学问,来了不久,就有了动不动就教训人的毛病。有一天,一个青年人随口说了一句“稍逊一筹”,他就发问:“你知道什么叫稍逊一筹吗?”人家知道他又要卖弄学问,摇头说不知道。他就撇着嘴说:“筹,就是筷子。稍逊一筹,就是差不多的意思,差多少呢?只差一筷子!”他看我在一旁,得意地问我,怎么样老王,对不对?我不想理他,和这种人较劲没意思。我说,差不多,只差一筷子。
说来巧合,没几天,有几个人在饭店吃饭,期间,有人搬进一个大纸箱子来,纸箱子上写着“割箸”两个字.其实就是方便筷。只不过这两个字是日文,是从咱中国学去的。现在有的地方还管筷子叫箸,我们口语里也常说:夹一箸子。这位先生拿眼睛盯着两个字,嘴里叨咕说:“割者是什么东西?”我说,好像是筷子。他摇着头说,不能!筷子怎么割?刀还差不多。一会,服务员把纸箱子打开,里面果然是方便筷。他不服气地说,净他妈瞎写,筷子不写筷子,写什么割者。
正好上菜,我说,别管那些破事,我先夹一箸子。
一而再、再而三地和筷子过不去,他就得了一个绰号——“一筷子”。每逢开会,他要是没到,就有人说:“就差一筷子”。
老孙大我六七岁,瘦,一对扇风耳朵,大眼皮。看人时要使劲仰着脸。
老孙人老实,话不多。工作极认真,常为一件小事较劲。还常常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令人头疼。比如,他问世界上什么东西力气最大,别人说什么他都摇头,最后他说是虱子。他说,把虱子放到黄豆上,捏起虱子的屁股,虱子能把黄豆抓起来!
这样的人,说好听的叫做“较真”,说不好听的,就叫“抠死卯子”、“钻死牛犄角”、“犟眼子”。再说不好听的,就叫“咬着屎橛子给麻花都不换”。
有一天,他钻进我的办公室,吃力地抬起大眼皮问我:“说书的常说:忽听一棒锣响,闪出一哨人马。这一哨到底是多少呢?”
我知道,一般性的答复不会使他满意,你说是一伙人,几个人,他还会有事没事就来问你到底是多少。我想了想说:大概相当于现在一个班吧。他问为什么。我说,哨,就是巡营瞭哨的哨。一个班足够了。他摇着头说,不对,山大王领着人马下山劫道,也叫带领一哨人马,能带着一个班吗?我说那就是一个概数,就是一伙人的意思,不拘多少。他还是摇头,说,不对,司马懿领着人马杀到西城,唱的是“大队人马进西城”,咋不唱一哨人马进西城?还是应该有个准数。
我真没辙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