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卢卡斯批判的理解

(2008-07-16 15:46:35)
标签:

理性预期

卢卡斯批判

总供给

总需求

杂谈

分类: 理论探讨

    今天除了复习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之外,又回忆了理性预期学派。这里尤其想到了卢卡斯批判。小罗伯特-卢卡斯1937生于华盛顿的雅吉瓦,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学士和博士学位。在其研究生学习的早期阶段,受到了当时教授微观经济学的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的影响。卢卡斯评论到:“《经济分析基础》指出,这就是你进行经济分析的方法。它让你知道应该如何玩这个游戏,而不是用大话将你吓跑。我认为是萨缪尔森的著作和弗里德曼的课程的结合使我开始了经济研究。”卢卡斯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度过了他学术生涯的前十一年,1974回到了芝加哥大学。1995由于其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而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前妻得到了他100万美元奖金的一半,因为在七年前离婚协议中包括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这个协议到1996年过期。

 

    卢卡斯在理性预期中划分了划分了宏观经济行为中的三种可能性:1 对于没有预期到的货币或财政政策,货币或财政政策完全适用,这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凯恩斯情况。2 对于完全预期下的货币或财政政策则完全失去了作用。3 基于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或财政政策的作用要视理性预期情况而定。所谓理性预期就是人们根据以前和现在的数据对经济理论所做出的预测,这种预期的数学期望为零,也就是说人们会不断地调整预期,不会出现系统性错误。

 

    在理性预期模型中,卢卡斯批判可用如下逻辑进行分析,假定总需求方程AD:m+v=p+y (1),即货币数量论方程MV=PY的对数形式,  总供给方程AS:p=p'+r(y-y')  (2),其中m是货币供给,v是货币流通速度,假定其为常数,p是价格水平,y是GDP,p'是预期价格,y'是潜在产出,即潜在GDP。

 

    将方程(1)与方程(2)联立求解p和y,得出如下结果:

 

    y=m/(1+r)+(v-p')/(1+r)+r*y'/(1+r)                       (3)

    p=r*(m+v-y')/(1+r)+p'/(1+r)                             (4)

 

    这里将方程(4)中参数赋值,从而可以计算出p值,令m=2,r=v=y'=p'=1,带入方程(4)得出:p=3/2,

而p'=1,从而得出p不等于p',这就是卢卡斯批判的本质,人们花代价所做的预期没有理由跟经济模型本身所做的预期不一致!

 

    很多的经济学家质疑卢卡斯模型的一个理由便是,很多的经济学家在很多问题上都没能达成一致,怎么能期望普通的民众会形成理性的预期呢?对此,新古典理论家们给出的回答便是:“鸟,没有学过空气动力学,但也同样可以飞行的很好。”

 

   可以想象,在社会科技发展的同时,人们在经济行为上也会逐渐的接近理性预期。因为人们可以在各种外界数据中形成预期,在中国,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在紧缩银根,因为经济发展的过快。在将来,了解经济常识的人数还会不断地扩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