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层管理者的“五种角色”

(2008-05-02 15:42:32)
标签:

中层管理者

价值观

愿景

真诚合作

德鲁克

杂谈

分类: 职业发展规划

  实践证明,中层管理者主要涉及五大角色的轮换扮演过程。下面我就针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忠诚的“传教士”

  一个企业存在及行为的最高准则,就是其愿景、价值观、以及由此引申的人文理念和经营理念。作为组织中的一员,无论是管理者或是普通的劳动者,都必须讲这一纲领作为日常的行为准则;特别要注意塑造个人价值观,使自己的价值观和组织的整体价值观大致趋同。因为理论上讲,这样做最容易达到所谓的“双赢”。中层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去理解、甚至创造、提升企业的价值观,并把这一理念传递到所辖部门的每一个角落。就像西方忠诚的传教士一样,把“圣音”传到任何可能传到的地方。

  我们同时还必须深刻的认识到,组织愿景、企业价值观、经验理念,对组织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是“承上启下”的,在扮演好“传道士”的角色时建议采用一下方法:

  a 中层管理者首先必须忠诚于组织,要明确自己对组织的事业富有重大责任和义务。

  b 中层管理者必须能够及时有效的将组织的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以最通俗、准确的方式传授给自己的下属,以帮助他们重塑个人价值观。

  c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对提升和完善组织整体的愿景、价值观、人文理念,经营理念中的任何一部分能够做出贡献,那也将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新境界。

2、严于律己且会工作的人

  中层管理者对自身行为处事、自我约束管理及工作态度上,还要“苛求”自己做一个严于律己且“会工作”的人。在自我管理和约束上做到严于律己;在工作方法上做到大胆实践、吐故纳新。否则,就将与组织赋予我们的职责相违背,我们也终将被前进中的组织所抛弃。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之所以聘用管理者,是期望他们能够经行有效的工作。有效性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自我约束”。我想,恰恰就是这种管理实践行为过程中,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方面给与了高度的概括和指导。

  德鲁克先生的这段话有两层含义:第一,管理者有效的工作是每个组织的基本需求条件;第二,管理者有效的工作是一种基本责任和从业素养。最近,人们常联系到:“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等等、我认为这些都与那些成功的管理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德鲁克先生在这方面给我们的建议很值得借鉴:

 a 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找出可以集中起来的零散时间片,集中进行有效的工作。

 b 注重贡献(工作的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本身。

 c 充分发挥他人只所长,不要只顾盯着别人的缺点。

 d 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大胆的抛弃不重要的事,或者授权下属处理次要的事情,自己集中经理做好几件大事。

 e 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慎重分析。

3 受人尊重的“教练”

  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背后都有一群人,他们共同组成组织的一个子部门。并有中层管理者来指派任务,而不是有管理者亲自完成。这样,管理者和下属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业单元。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讲,首先成为教练,然后在成为受尊敬的教练。其中第一步是基本要素,第二步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要做好教练的角色,在与下属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如下几点做法:

a 对下属的认知上,要不断的重新认识下属,充分理解21世纪“知识工作者”的特点。

b 与下属的合作关系上,应该在认知的前提下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尽量避免越级管理,学会授权,提倡服务式管理。

c 对待下属的成长方面,应该适时给与员工成长机会。在工作上,要体现“教”、“引”,以及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思想及方式;在人事安排上,要以员工的优点主导自己的评判意识,避免缺点主导评判的思想。

4、聪明的“谏臣”

 一个中层管理者,许多工作,尤其是设计组织的稀有资源、人事关系、制度文化、关乎全局的决策,及相关执行活动等,都需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方能够顺利进行。我自己也经历过,有以下体会共分享:

 a 理解领导也是人,需要得到职位上的尊重,因此遇到意见分歧时,不要硬碰硬,不能不顾及领导的颜面,委婉的提议、中肯的建议、虚心的补充将会在你和领导之间架起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b 了解并熟悉领导的个性和沟通倾向特点。一般而言,人的沟通倾向方式有两大类:阅读型和倾听型。掌握领导沟通倾向将有助于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建议的采纳。

 c 要把握时机。好的想法及建议不一定非要在工作时间提出,任何地点,如聚会场合、电梯里、用餐时等等。但要注意,再适当的时候将好的想法和建议形成文稿,请领导确认,这样容易贯彻执行下去,不至半途而废。

 d 要执着且有耐心。领导的工作中心,不可能以某一个中层管理者的事情而转移。因此,不要因为一次“进谏”不成就因噎废食,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5、真诚合作的“战友”

 工作中,与不同部门的同级管理者们相处,要与之成为真诚合作的“战友”。由于工作的需要,几乎每天都要与同兄弟部门协同工作,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暂时难以协调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双方对如何解决问题所持的态度,成为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面对问题,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以组织的整体利益为重,而不是各个部门的局部利益为重。智者有云: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双方遇事过程中,均不能以更高一级的姿态和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中层管理者们在协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建议做到如下克制:

a 大局为重,组织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局部服从全局,“小家”服从“大家”。

b 以真诚合作的态度对待对方,此点至关重要。

c 再从分考虑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决定。

  总之,作为一名组织总的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找准角色,做好定位,摆正位置,不仅能够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实现,而且对下属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最后,我一德鲁克老先生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与读者共勉: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