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水仙状元叶水华

(2016-12-16 10:25:25)
标签:

文化

/休闲/

杂谈

分类: 武夷山茶文化

http://p1.pstatp.com/large/12d70001040be7f6adb2

 

 

     斗茶赛水仙状元叶水华:

                 岩茶与人一样,都不应该论出身

                                                                                          岩茶教室 

 

      叶水华是一个笑起来很甜的姑娘,在我们推出7个状元预告时,眼尖的人就看到了她,直呼“居然有女状元呀”,没错,她就是“张天福杯”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的水仙状元,叶水华。

这不是叶水华第一次拿状元了,我们进门时先看到了她2013年时拿的状元奖杯,当然这次又得了状元,足以证明她的实力。

其实叶水华没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做茶也是半路出家,除了那两个状元,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证书、奖杯摆满橱柜,她是如何办到的?

http://p3.pstatp.com/large/12d70001040aa55f58b8

刚开始时,叶水华学的是茶艺,特别早,在九几年那会,武夷山都还没有茶艺之说,充其量就是接待游客给客人简单地泡泡茶。但是,叶水华了解到外面的大城市里茶艺的概念已经形成,逐渐有了完善的茶艺体系,她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茶艺水平,便毅然决定北上,去北京修行茶艺。

http://p1.pstatp.com/large/12d60000be2fcd9fd3bb

在北京的几年时间,叶水华勤学苦练,茶艺水平精进不少。到了2002年,她觉得茶艺的修行基本告一段落,也进入了瓶颈,她说,“我可以用18道茶艺把茶泡出来给你们喝,可是喝完以后呢,下次你们再来,我又重复一次18道茶艺吗?”

她琢磨其中原因,认为是自己不够懂茶。她觉得,如果能在泡茶时把茶的滋味、香气还有其背后的生长环境、工艺都能表达出来,那么即使仍是用18道茶艺泡茶,也就不会流于表面,可以深入到茶的内在,与茶叶对话,让每道茶的味道更加生动。

http://p3.pstatp.com/large/1281000185b1a868b617

正如数年前的决定那样,叶水华义无反顾回到武夷山,誓要学着如何去喝懂一杯茶。从那时候起,她就跟着岩茶界的前辈、曦瓜茶厂的首席茶师刘安心学茶,主要是学茶叶的审评。她说,原本看似很简单的事,一脚踏进来却发现比想象中复杂多了,不说别的品种,就水仙和肉桂的分辨,就学了很多年。

她跟在刘安心师傅身边学的第一年,自我感觉能分清水仙和肉桂了。到了第二年制茶季时,开始密集喝茶、评茶,一天100泡茶喝下来,就懵了,又糊涂了。叶水华说,“喝懂岩茶并不是一两年时间能办到的,注定是一个长期练习和积累的过程。”

http://p1.pstatp.com/large/12d800041126e24b2eb3

“如果明年想要复制我这泡状元水仙,除了山场、工艺,还得有当时那个采摘制作的天气条件,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叶水华觉得茶树生长的环境的确重要,但不局限于三坑两涧,她告诉我们,如果到正岩以外的地方去看看,跟那里的茶农聊聊天,会发现他们并不轻视自己周边的小气候山场。

她告诉我们,“现在的岩茶讲究拼爹,就是拼山场,但是你们去看看九曲溪上游那边,虽然不属于三坑两涧,但是那里的生态保护很好,土壤结构完全符合茶树生长需求。我并没有说三坑两涧不好,不过人的眼光不应该局限。”

http://p3.pstatp.com/large/12d700010409eaed65e0

叶水华说,“一泡茶好与不好,不论出身,一起放在水里泡一泡,谁更香,谁的滋味更浓厚,一目了然。”如果有人问她牛栏坑的茶好不好,她会回答说,天时地利与人和,出来的茶就很好,来武夷山寻茶的人应该奔着好茶来的,而不是奔着某坑某涧来的。

参加过很多斗茶赛,也阅茶无数,叶水华得出自己的结论,到目前为止,专家评委也好,精密的仪器也好,对于正岩茶的判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如果是人为的感官审评,有些人能说出某某茶是哪个山场的,说出某某茶一定是正岩的,这不可能有绝对的准确。

http://p3.pstatp.com/large/12dc0001871c7dcd4879

这么多年来,越来越多人在揣摩研究制茶工艺,把做茶水平一步一步提升,喝茶人能真真正正感受到岩茶的香、水和韵。叶水华说,“就算是一泡好的正岩茶,如果工艺不达标,是彰显不了它的身价。”

把茶做好才是对茶的尊重,叶水华回忆起在刘安心师傅身边学审评期间,看到他们做茶时是很轻地把地上的茶叶扫起来,刘师傅在手工摇青时,对茶叶是很呵护的,“摇完青,他把青叶翻起来,就这样一个动作,小心翼翼地,却是一个做茶人的态度”,叶水华边说,边比划着。

http://p9.pstatp.com/large/12d60000be3175aeea70

叶水华得过两次水仙状元,她也最喜欢水仙的柔和香韵,她对水仙有自己的一番理解。

“水仙的品种特征是兰花香,但是花香在很多人的感官评判中,并不是同一种花香,好比一杯茶的香气,可能大多数觉得是兰花香,却也有人觉得那种香更接近玉兰花香。”

“大家常说的‘兰底’这两个字,在专业的审评术语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去问一些茶叶审评专家,他们会说兰花香或者兰底,其实是一种木质香。”

http://p1.pstatp.com/large/12d70001040c656fc6a1

说到此处,叶水华揭开泡着水仙的盖碗,给我们闻杯盖香,说道,“你们闻到这么真实的花香,是很难与‘木质’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你如果喝过很多很多的水仙茶,有了一定的积累,你就能对上他们所说的‘木质香’,你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

无论是茶艺,还是茶叶审评,叶水华都全心付出去努力学习,她深谙其中的原理,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要想学懂岩茶,就必须一直喝用味蕾感受、用力记住这个味道。

对于叶水华,一个女状元,付出的辛苦更多于别人,却也得到了比别人更多。

http://p3.pstatp.com/large/12d60000be30c510dc03

聊了这么多跟水仙有关的话题,一定要喝喝女状元叶水华的水仙。

http://p3.pstatp.com/large/1281000185b2712a4a0e

叶水华学过茶艺,她泡茶的动作很轻盈,泡出来的水仙也很轻柔。汤色很美,橙黄透亮,茶香优雅清冽,汤水醇和绵滑,这是水仙的特点,沉稳平和,散发着内敛的美。

http://p3.pstatp.com/large/12d70001040d124a188d

但是我觉得水仙的柔软中带着刚强,它的力量隐藏在后程持续的回韵之中,一阵接着一阵,绵延不绝。

叶水华也如同她的水仙一样,柔中带刚。

http://p1.pstatp.com/large/1281000185b329f30f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