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w690/001v6oAKty6UMgY910b87&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我曾經很關注陳文斌的作品,他的作品有幾個與眾不同的特色:
首先,他創作用的石料絕大多數集中在旗降、焓紅、善伯這類不太昂貴、但有體量的素材,讓他能有更大的創作空間,儘管若干創作題材相同或相似,但他在造型上幾乎不重複,陳老師顯然是一位很有自覺的「原創型」的雕刻家,這是我最欣賞的一類石雕工藝師。
http://s7/mw690/001v6oAKty6UMfctvFQ96&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其次,他的雕刻風格與傳統壽山石雕完全不同,雕塑感比較強,在造型上甚至刻意摒棄寫實,只求突出他希望強調的主題思想。他的雕刻的線條經常出現類似木雕的快意式砍劈、或是大型瓷塑的中那種流暢線條,只在人物面部等細微處精緻刻畫。
http://s7/mw690/51ffe0e6x6e05ffc1f776&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第三,陳文斌的所有人物圓雕,除了極少數題材如「濟仙」會出現笑容之外,其他的人物都是不笑的(占了所有作品的99%
),這還滿特別的。我不知道這跟他自己的性格或內在關照有沒有聯繫,但如果你喜歡那種具有強烈思想性或是情感性的凝重、肅穆、憂鬱..的人物雕塑風格,陳文斌作品就是首選。
http://s12/mw690/51ffe0e6x7166fd17c2bb&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在這裡分享一件陳文斌於1990年創作的「調心圖」,雖然不是他的重要作品,不過風格倒是很典型。「調心圖」這個題名,我在十年前就是這樣取的。壽山石雕中常見的「伏虎羅漢」,羅漢的臉相以傳統民俗中那種形貌矍鑠的神性風格造像為主流。我當年看到這件陳文斌作品,感覺主角人物完全不像習見的伏虎羅漢,而更像一位禪宗高僧,使我第一眼就聯想到石恪名作「二祖調心圖」中酣臥虎側的丰干禪師。這塊石胚的形狀,以慣常的眼光來看是一塊「不成形」的材料,很難設計,陳文斌非常大膽地「反叛」傳統壽山石圓雕在造型上要將主體集中設計於正面的規則,他刻了一只蜷臥的大老虎,虎首朝向人物的另一面,這只老虎並不像傳統石雕中附屬於人物的襯托造型,這使整件作品的布局更像雕塑作品中的「雙主題」設計。禪師與虎,不是傳統中的主從關係,二者在造型結構上強度相當,面部也都是精刻而各有突出的神韻(表情),形成一種在平衡中互相輝映的特殊審美效果。禪師的左臂手肘,正好頂靠在虎身蜷曲之處,身姿微向右傾,右手的姿勢與手掌的刻劃則給人一種即將撫觸老虎的動態錯覺。高僧的衣褶採大寫意式的勾勒,是典型的陳文斌風格;老虎軀體的刻劃看似簡單,但骨骼與肌肉的線條非常精到,所有的凹凸起伏都很緊致有力。當然,人物與虎的臉部神韻更是這件作品的重點。這塊石頭是很普通的石料,我們以前稱為「花善伯」,可是整件作品看起來還能夠不駁雜。其實,只要仔細看看整塊石頭石色紋理的分布,就知道陳文斌在相石「分色」是花了心思的,什麼部位設計人物臉的位置、什麼部位刻虎首,運用得恰到好處。其「開臉」也與傳統套路式開臉完全不同,而是(當年)美術學院派的雕塑風
http://s12/mw690/001v6oAKty6UMgU0pib4b&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我們試著從這件作品中「拆解」出以上幾個主要的表現因素,便能明瞭鑑賞家對陳文斌老師「现代美学与传统题材相结合」的風格評述,確實其來有自。我想,即使是新手,也至少能看到這件作品與我們常見的傳統人物圓雕不同,「線條」的視覺感特別突出,這便是非常直觀的特色。
http://s16/mw690/001v6oAKty6UMfcUXSv3f&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http://s2/mw690/001v6oAKty6UMfdxKDf21&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http://s13/mw690/001v6oAKty6UMfdZ1A8cc&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http://s1/mw690/001v6oAKty6UMlsUeje40&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我在「抱石澄懷」中的選件考量,並不是把我手上比較昂貴的精品挑出一百件,來做個收藏實力的展示(上週「壽石雅集」聚會的時候,會友們也奇怪我為什麼高價的藏品都不刊登,難怪貼子冷場…
)。反而更著重能兼呈壽山石雕中曾經存在的各類風格,希望能引起收藏同好們各種可能的「觸動」。好的壽山石雕,在審美性和思想性上,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這類作作品比高檔「生意貨」便宜很多,卻往往更有內涵。在福州,我走進幾家高檔的石頭商店,看到的多是不斷重複、幾乎雷同的造型,雕刻家求新求變的創造力似乎在減弱,收藏家想要形成有個性的收藏風格,也比以前更加困難(高價買到的作品,可能是同一個造型的2號、3號….甚至第18號...
)。刊登這件「調心圖」的用意,並不代表我覺得這件作品很好、或者收藏價值比較高。只希望各位看了以後能有點感觸:「哦,很特別呢,原來伏虎羅漢也有人這樣雕啊!」這就夠了…。
http://s5/mw690/001v6oAKty6UMfc3c0Y34&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
出浴方章 荔http://s7/mw690/001v6oAKty6UMfctvFQ96&690 [ 转载 ]" TITLE="中国工艺美术陈文斌作品欣赏 [ 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