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九寒天说数九

(2015-12-22 13:02:18)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杂记
 

 
          数 九 寒 天 说 数 九 
数九寒天说数九   
     今天(12:47:55)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因此,谈论“数九”成了人们的主话题。那么,何为数九?人们对数九寒天有啥说法?数九有哪些习俗?我也在这里说说:
   一说数九寒天
   数九,是东北这嘎达寒冬里常叨念的一件事儿。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到深冬,就听大人们说:“三九四九,打骂不走”,当时只知道是天气冷的意思。后来,又听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当时也只是听听而已。等到大了的时候,再听到,就发问说“河也没开,燕也没来呀!”,时间长了,大孩子们再听到大人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时,就会顺嘴也说出“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燕来燕不来”。再大一些,才知道此说是指华北地区而言的。

数九,其实是人们计算冬天寒冷程度的一习惯说法。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因此,数九该是90天。

数九寒天说数九

人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最冷的是三九、四九。“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就在三九天里。要说数九寒天的冷劲儿,还是上世纪50年代。记得那时,去山里砍柴回来,把裹腿和靰鞡冻在一起脱不下来是常事儿,把耳朵和脸冻坏了也不少见。人被冻死的也听说过,但那往往是因为某种原因,如喝酒过多,深夜长时间睡在野外而致。还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打春别欢喜,还有40冷天气”,当时听了认为都打春了,怎么还要冷40天呢?现在,通过对“数九”寒天的进一步了解,才感到老人们说的是对的,因为。春打六九头,也就是说,打春后还有四个九天。即:六九、七九、八九和九九。四九三十六,可不就是40冷天气了。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较寒冷。北方地区尤为寒冷,在黑龙江有“三九四九,棒打不走”的俗语,在吉林有“三九四九冻死狗”;中南地区则有所缓和,在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中下游则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说法;就这些地方来说三九、四九天特别冷,出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告诫人们在此期间无论如何不要出远门。

近些年来,虽说数九天较平常也很冷,但不象早些年了,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和野外比差多了。虽如此,到了数九天,有个天气变得更冷了的概念,引起注意还是有必要的。

二说数九之歌

数九歌,是对数九天的具体描述,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现象,生动反映九九中的天气变化规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别比较大,因此,数九歌也有很多版本。我查到了一部分地区的数九歌,下面就给您说说。不过,在我觉来,有的不一定准确,就拿下面列的东北三省的“九九歌”,我这个老东北就没听说过。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如果让我编那里的“九九歌”我想应该是:“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打骂不走;五九六九活动在家门口;七九河没开;八九燕没来;九九加一九不见黄牛田里走。”扯的有点儿远了,还是来看各版本的“九九歌”吧,

 

     黑龙江版

     一九初寒去河东;

     二九朔风冷飕飕;

     三九隆冬天气寒;

     四九霏霏降雪霜;

     五九迎春地气温;

     六九溶河冰在消;

    九河开露水流;

     八九雁来南北飞;

     九九山青百鸟鸣。

 

     吉林版

     一九二九冰上走;

     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五九买年货;

     春打六九头;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春分到,庄户把地穰。

 

    辽宁版

    一九二九,灶炕湿朽;

    三九四九,冻死对口;

    五九六九,穷汉伸手;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黄牛遍地走。

 

 

北京版(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河南版

     一九二九,不能伸手;

     三九四九,冰冰上走;

     五九六九,抬头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杨落地,

     十九杏花开;

     九尽花不开,果子摆满街。 

 

     山东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半,凌碴散;

     春打六九头;

     七九六十三,走路的君子把衣袒;

     八九七十二,遍地是牛儿;

     九九八十一,屋里做饭院里吃。


 

  四川版版

一九二九,怀中插手;
三九四九,冻死猪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

 

     湖北版

     一九二九,夹裤换棉裤; 

     三九四九,房中生火炉;

     五九六九,外面找不到路(下雪);

     七九八九,沿河插柳;

     九九八十一,行人路上把衣袒。

 

     湖南版

     一九二九,怀中抱手;

     三九二十七,檐前雨不滴;

     四九三十六,檐前胶蜡烛;

     五九四十五,家家打年鼓;

     六九五十四,春风如榨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

     八九七十二,看牛儿坐溃溃;

     九九八十一,安排蓑衣和斗笠。

 

  

        江西版

       一九二九,吃饭温手

       三九四九,冻破椎臼;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八九,访亲看友;

       九九八十一,农忙不休息。

 

       福建版

       一九二九,伸不哩手;

       三九四九,沿凌走;

       五九六九,抬头看柳;

       七九六十三,行路客官把衣肩;

       八九杨落地;

       九九杏花开。

 

     西南版

     一九二九怀中揣手,

     三九四九冻死老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脱了衣衫走,

     九九八十一农民田中立。

 

      江南版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   噼噼响声);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江浙沪版

     头九暖,

     二九寒,

     三九冻得百鸟乱

     四九腊中心,冻死腊虫精,

     五九四十五,刀斩勿入土,

     六九五十四,再冷无意思,

     七九六十三,衣帽两可挽,

     八九七十二,猫狗找阴地,

     九九八十一,百草报青叶。

 

           南京版
           一九二九,银花茶柳;
           三九二十七,香椽冻成蜜;
           四九三十六,娃儿冻得哭;

           五九四十五,穷汉街前舞;
           六九五十四,蔷薇发嫩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
           八九七十二,行人要带扇;

          九九八十一,猫狗躲阴壁。

 

 

   三说数九习俗

数九寒天说数九

     “数九”的习俗,很多具有文化韵味。明代出现了“画九”习俗。所谓的画,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枚,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此外,清代还有“九九消寒诗图”,图中每九四句,共三十六句,内容从远古时代的“三皇治世”到本朝代的“大清坐金銮”,称得上是一部高雅的历史“大事记”。

 

 

     数九寒天说数九          数九寒天说数九

数九寒天说数九

      继“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写九”的习俗。很多时候是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当然是繁体),双构成幅后,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填写的方法类似现在小学生书法练习中的“描红”:用粗毛笔蘸墨汁,均匀涂满。每天涂一笔,九天涂一字,九字涂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涂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粗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写九”字幅,也是九九天里较详细的气象资料。

 

民间“九九歌”、“画九”、“写九”的产生,到盛行于宫廷的各种《九九消寒图》来看,无论是民间,还是宫廷;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这种习俗,其原因可归结为:

一是农业生产需要之举。古代由于受科技发展的限制,没有为农业生产的专业气象服务,因之人们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用来印验谚语,预卜来年丰歉。

二是寓教于乐之举。通过可对幼童进行识字、写字和历史知识、自然常识的启蒙教育。据说,旧时曾有小学教师让学生编制《九九消寒图》。具体程序是:学生先查字典,找出许多“九笔”字来,然后编成一“九言词句”,经教师修改,制成红笔空心字图,最后评定优劣。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挖空心思制作;但是想着容易,凑起来却十分困难。有一学生,凑了一句“盼春信待看某俏柳染”。大为老师赞赏,说他知道“某”是“梅”字的古体。

 

三是娱乐消遣之举。画九、写九实为高雅的文字游戏,在文化娱乐生活相对比较贫乏的古代,和灯谜、酒令、对联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画九、写九,便自然而然成为文人墨客、富足之家的一种雅兴娱乐消遣之举。

 

数九寒天说数九

 

 

九九消寒诗     清·王之瀚

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姿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装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

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钩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无空。

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堤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脚行。

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

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

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俗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

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

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24 <wbr><wbr>节 <wbr><wbr>气 <wbr><wbr>的 <wbr><wbr>含 <wbr><wbr>义 <wbr><wbr>及 <wbr><wbr>来 <wbr><wbr>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