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利润表的相关调整
(2012-09-10 13:29: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IPO审计相关 |
一、
1.
A.内部销售商品,期末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对于同一项购销业务,在销售企业和购买企业的个别利润表中都作了反映,但从整个企业集团来看,这一业务只实现了一次对外销售。销售企业向购买企业销售实现的收入属于内部销售收入,而购买企业向外部企业销售商品的销售成本属于内部销售成本,两者应予以抵销。
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
例:20×2年B公司出售给C公司商品一批计12 000元,其成本为10 000元;
借:营业收入
(并未实现真正的销售,故冲销做的收入实现分录,同时冲销内部购销时存货成本上涨的2000)
B.内部销售商品,期末部分实现对外销售
此为前两中情况的加总
借:营业收入
期末对外销售部分
例:20×2年B公司出售给C公司商品一批计72 000元,其成本为60 000
借:营业收入
(此分录即为冲掉内部卖方的收入和内部买方对外销售时的成本,保留真
实的收入和成本)
借:营业收入
以后年度的抵销分录:
仍按上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如以前年度方式处理
2、购买企业内部购进商品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抵消处理
例:
① 20×7年12月31日,编制J公司与K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1)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相关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2)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②存货用于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的抵销处理方法
沿用有关J公司和K公司资料。20×8年12月31日,编制J公司与K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1)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2)将以前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③存货用于固定资产在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方法
沿用有关J公司和K公司资料。假设J公司于20×9年1月1日将上述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出售给了外界,售价为30 000元。
20×9年12月31日,编制J公司与K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出售时的会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账面余值是40 000,即此时相当于销售真正实现了,故以前做的抵消分录要再冲了,以前冲销多提的折旧增加了利润,此时要减少利润)
B.固定资产用于固定资产在当期的抵销处理方法
例: 假设M公司拥有N公司60%的股份。20×7年1月1日,M公司将一套电子设备出售给N公司,该套电子设备的原始成本180 000元,累计折旧80 000元,净值100 000元,售给N公司的售价为160 000元。该套电子设备于20×7年1月1日尚可使用5年,预计残值为零,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N公司购买该套电子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使用。
①20×7年12月31日,编制M公司与N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1)将与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相关的营业外收入以及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予以抵销:
(2)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②固定资产用于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的抵销处理方法
沿用有关M公司和N公司资料。20×8年12月31日,编制M公司与N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1)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处置损益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2)将以前会计期间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多计提的累计折旧抵销,并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3)将内部交易形成的固定资产当期多计提的折旧费和累计折旧予以抵销:
③固定资产用于固定资产在清理期间的抵销处理方法
沿用有关M公司和N公司资料。假设N公司于20×9年12月31日将上述内部交易的固定资产出售给了外界,售价为100 000元。N公司出售该固定资产的有关会计分录为:
20×9年12月31日,编制M公司与N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该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影响的抵销分录为:
3、内部债权债务的抵消处理
内部的债权、债务项目,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互相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发生结算业务等原因产生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应予以抵销。
应收应付账款的抵销处理
借:应付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上期资产减值损失中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在某些情况下,债券投资企业持有的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债券并不是从发行债券的企业直接购进,而是在证券市场上从第三方手中购进的。在这种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的债券投资与发行债券企业的应付债券抵销时,可能会出现差额,应分别进行处理:如果债券投资的余额大于应付债券的余额,其差额应作为投资损失计入合并利润表的投资收益项目,如果债券投资的余额小于应付债券的余额,其差额应作为利息收入计入合并利润表的财务费用项目。
4、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支的抵消处理
在持有母公司或子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的情况下,发行债券的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而持有债券的企业假定将该债券投资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当期获得的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收益处理。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在抵销应付债券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将利息费用与投资收益相互抵销。
借:投资收益
二、
1、合并报表准则规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的两种情况。
2、处置子公司
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当期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三、
与个别利润表的格式相比,主要增加了五项,
1、在“净利润”项目下增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两个项目,分别反映净利润中由母公司所有者所享有的份额和非全资子公司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即不属于母公司享有的份额。
2、在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当期的合并利润表中还应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增加“其中: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项目,用于反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在合并日以前实现的净利润。 但是,“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在母公司所有者和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配,如果全部不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则应同时列示在“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之中,仍然保持合并净利=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的平衡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