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尖子生培养的认识和感悟
(2009-12-14 20:01:39)
标签:
教育尖子生自主学习后进学生钱学森 |
分类: 名家可鉴:教育珍品收藏 |
尖子生培养的认识和感悟
培养尖子生,是每一个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探讨如何培养尖子生,让尖子生能得到科学的指导,使他们能健康的发展和成长。下面根据自己的有关做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算尖子生?
对于这个问题,我以为很多人依然存在认识的误区。实际上,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弄明白的问题,笼统的一提,依然不能解决问题。让老师们明确什么样的学生才算是尖子生,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瞄准方向。我以为,尖子生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1)、有良好的品行,学习目标必须明确,并且远大。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有培养价值,才值得我们下功夫去雕琢。已经远去的钱学森、巴金、季羡林、启功等大师,不但学高而且品高。他们从小就有不凡的志向。这一点,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有志向的人才值得培养;有崇高目标的人才最有潜力。可是,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总是喜欢高分的学生。
(2)、综合素质要高。我们在选拔尖子生时,总是被分数迷惑,忽视综合素质。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等大师们,他们的综合素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他们都能从其他学科吸取营养。钱学森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家,实际上他还是一位思想家、教育家。杨振宁不仅是一个物理学家,他还是一个画家。我们在培养尖子生时,总是喜欢和高考对接,总是瞄准高考,这是极其短视的。我以为,我们的培养计划不应是一年出几个北大清华,而是多少年后能出几个大师,几个大家。北大清华不应成为我们终极目标!把培养的目标放的更大一些,成长链再长一些,才更科学合理。
(3)、智商情商潜力巨大。尖子生不能是一时尖,而应有强大的发展后劲,甚至一生都保持良好的发展优势。这一点,我们必须看准。为此,在选拔学生时,智商和情商并重才好。
(4)、注意“偏才”、“怪才”。大家知道,最近几年,一些非正常发展的学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像韩寒、郭敬明等。事实证明,这样的学生也是尖子生。虽然是偏科生,但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样的学生也应该创造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只是要求,不全面的人太多太多。特长生中的尖子生的也要高度重视。
二、让尖子生一起步就向名人看齐。
名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名人的成功自然有先天的素质,但也有自己的独特东西,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借鉴。我常常利用班会和语文课给同学们灌输名人的学习方法,名人的成功之道,名人的家庭环境,名人的逸闻趣事。从政治家到军事家,从科学家到教育家,从文学家到企业家;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名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斗志和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名人的距离。
我时常教育学生要向名家看齐,要有名人的意识和思维,要和名家比一比,赛一赛。有时,我会单独找一些有潜力的尖子生谈话,告诉他们成功人士应有的品质,应有的追求,应该做到什么分上。尖子生有了心中的榜样,也就有了学习的乐趣和斗志,并且他们有时还模仿效法名人的生活。让尖子生从一开始就具备尖子生应该具备的品质和理想,尖子生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好。
三、重视尖子生的“共生效应”。
尖子生对班级形成浓重的学习风气、对学生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有着潜在的作用。对尖子生,我在力求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的同时,再发挥强大的辐射作用。最初我将尖子生分散,安排后进学生同桌,后来觉得弊大于利。现在基本上水平相近的学生同桌,前后座尽量安排相对后进的学生;个别尖子生虽和水平略差的同学同桌,但前后座尽量另有尖子生。这样或许尖子生更能互相激励和借鉴;对后进学生来讲,平日学习不会过于焦虑,同时不影响他们课下请教问题。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就是“共生效应”。如何更有效地发挥班级的“共生效应”,值得重视。
四、关心尖子生的自主学习
尖子学生有其独有的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质,他们的学习应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思维“最近发展区”的认识规律,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尽可能还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我经常引导尖子生注意的问题一般就是:你觉得哪些科目相对还比较薄弱,存在什么问题,你准备怎样操作,你每天完成作业之后有多少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时间都做些什么,等等。有的学生告诉我没什么自主学习时间,一般就是完成作业,我认为他主观上还缺乏尖子生的身份认同,缺乏自主发展的意识。我就问他:“你这样层次的人如果只能完成作业,那你和中等学习水平的人还有什么区别?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和优化又从何说起?”自主学习,我对尖子生讲,也对全班讲。对全班讲更能促进尖子生。如果大家都认为自主时间和自主意识很重要,尖子生就会更认同,更重视。
五、关心尖子生的自我约束力
尖子生也会犯错误,包括与一般学生一样和不一样的错误。一般来讲,尖子生是更能听从老师教导并遵守纪律的,是能更严格要求自己的,但是这不是绝对的,而且是完全有可能变化的。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我觉得有必要加强对尖子生的情商的培养,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突出的问题。让尖子生懂得约束自己,才会管理好自己并保持严谨作风和不断进步,才会更有榜样作用以激励班级,才会不影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鉴于许多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我逐渐认识到,对尖子生应该首先在理念上保持清醒、公平和严格,并在行动上予以及时、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以理服人,取得家长的配合,教育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当然,对尖子生,也不能完全用一种模式来分析他们要求他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来教育,要因人而宜,因势利导,着眼于效果。
有度,帮助他们适当减压,保持心态相对平和。
我往往苦恼于某些学生不上进、不听话,那么面对这些上进和听话的优秀学生,在他们这些花朵努力扎根开放的时候,我觉得更不能吝惜我们作为园丁的灌溉和扶持,当然更需要我们相互配合、科学护理,而后者,还是我本人要加强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