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鲁庄公
(2009-02-14 12:08:24)
标签:
教育 |
《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开始,我对他没有多少好感,觉得他平庸、武断、鲁莽,后来在分析曹刿形象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物,值得学习的人物。
首先,鲁庄公民主,能够从善如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别人的点子和办法。这一点,就比当前一般的政府官员做的好多了。现在的情况是,一把手一手遮天,刚愎自用,没有别人的发言权,更不给你发言权,更没有其他底层小人物的发言权。如此情况,下情怎能上达?鲁庄公时代,能够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能够允许人们畅所欲言,真是开明、民主、自由。
第二,鲁庄公能够虚心接受曹刿的评价。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之地位,之权势,应该非常了得。但是鲁庄公是一个敢于让别人说三道四的开明君主。细心看一看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曹刿的有些傲慢,有些恃才放旷,可是鲁庄公为国家计,为人民计,没有计较,而是放下架子,甘愿做小学生,虚心接受评价。现在的一些官员,听不得老百姓的一些闲言碎语,听不得别人的劝谏和讽刺,更不允许对自己的政策进行评估。而鲁庄公能很大度的让曹刿有些放肆的指手画脚,让曹刿任意评论,这又是何等的胸怀?这又是何等的开明、民主?何等的自由开放?
现在的官员,厉害的很,对那些随意发议论者,除了扣帽子,加棍子之外,就是给小鞋穿。有背后任意评论者,堵截;有提出不同意见者,制裁。想当面提出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的建议,那是谁也万万不敢的,也是万万不能的。多少个不许,多少个不能,大有封杀、堵塞老百姓之嘴的阵势。一个不能听取别人意见的官员,怎能为民做主?怎能为民做事?怎能解决老百姓的疾苦?。
由于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所以一些基层人员就纷纷向上级反映。于是有些官员进行压制,进行堵截,不允许老百姓越级反映问题。越级反应竟然成了违法,成了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中央明确要求把问题在基层解决,可是很多官员借此封杀群众反映问题的路子,把在基层解决问题,变成在基层堵住问题,变成不能向上级反映问题。越级就是违法,越级就是破坏安定团结!下面有些官员抓住中央的精神,恶意曲解,变相执行,“执政为民”的思想哪里去了?还是学一学鲁庄公吧!
第三,鲁庄公善于学习。虚心向比自己聪明者学习,虚心向比自己经验丰富者学习,虚心向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中国自古有之的传统。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能虚心向曹刿学习请教,真实让人佩服。长勺之战中,鲁庄公随意行事,不假思索的“将鼓”、“将驰”,曹刿及时制止了鲁庄公的鲁莽,判断准确,发令及时,使鲁国转危为胜。对于曹刿的指挥艺术,鲁庄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鲁庄公岁愚钝,但觉得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于是就大胆向曹刿请教:“既克,公问其故。”鲁庄公请教及时,很有诚意。鲁庄公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现在一些官员,缺的就是虚心,缺的就是向别人学习的意识。一些官员,高高在上,总觉得自己了不起,自己把自己捧在天上,觉得天下就老子聪明。下层的不想学,上层的听不进。到处随意指手画脚,胡乱指点。,动不动发号施令,真是令人恶心!
从鲁庄公身上,我们发现了他许多优点,和美好的品质。他能开言路,善学习,值得今天的某些官员认真研究学习。
鲁庄公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