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评课稿
(2013-05-15 08:21:54)| 分类: 教学研究 |
语文教学应做好语言文字的训练,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和感悟来构建简约,实用阅读教学的课堂。宋丽老师执教《桥》一课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理念。宋老师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完整,清晰。课堂无可挑剔,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宋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宋老师在教学中,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非常的煽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
二、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宋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
总之,宋老师的这堂课亮点十分突出,课堂有起有伏,学生的学,教师的教,都很投入。教师教态自然,能及时评价学生,多鼓励性语言,富有激情,良好互动。在扎实的品读中,结合说话,写话,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又回归朗读,读的有层次,有感悟,有深情。阅读教学做到了情境交融,难能可贵。
前一篇:《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评课稿
后一篇:《听听,秋的声音》仿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