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溪岭古道

(2011-04-25 13:40:43)
标签:

长溪岭

古道

行走

分类: 四明履印

 

中午,牛哥返家,我去登长溪岭。到云湖,摩驴行到山脚。向掏笋归来山农请教,说这里是徐白(音)岭,去长溪岭最好绕到英雄水库西侧,这里虽也有山道小径可通,但易迷路。我转念一想,既然到了此地,不妨先去登徐白岭,结果登一半遇岔路返回。后又行到水库西侧南联村,打听清楚,独自一人又去登长溪岭……

1、英雄水库西侧,猜得出临水的是什么建筑吗?
http://s8/middle/51f8ddc8ga1b7a83a2f27&690

2、南联村,村北尽头最高处,有陃屋几间,风景甚好。向一老伯打听清楚去长溪岭路径。
http://s6/middle/51f8ddc8ga1b7a84969a5&690

3、很好找,从沈海高速天桥下驶过不远就是古道入口,两侧修竹夹道。
http://s13/middle/51f8ddc8ga1b7a858bdcc&690

4、环境十分静寂,此处古道乱石砌就,与一般古道并无二致。
http://s3/middle/51f8ddc8ga1b7a867f6c2&690

5、有几处已被树木挡住去路。
http://s11/middle/51f8ddc8ga1b7a8866a6a&690

6、古道的草丛旁,时不时有蜥蜴掠过。
http://s11/middle/51f8ddc8ga1b7a895bc1a&690

7、更多的地方这古道上布满青草,如同盖上了厚厚的绿毯。起坡后铺的都是石板,用这种材料不多见。
http://s13/middle/51f8ddc8ga1b7a8a50aec&690

8、呵呵,碰上了一位78岁的老汉,在山中放羊。我在古道上仅遇到他一人,这样的景况旅游区还能体味得到吗?
http://s5/middle/51f8ddc8ga1b7a8b43914&690

9、
http://s14/middle/51f8ddc8ga1b7a8c395ed&690

10、
http://s5/middle/51f8ddc8ga1b7a8d2bb64&690

11、
http://s7/middle/51f8ddc8ga1b7a8f14c96&690

12、登上山岭,只见古木参天,老藤缠绕,几堵断壁残垣,兀立在野草之中。
http://s12/middle/51f8ddc8ga1b7a90091ab&690

13、
http://s7/middle/51f8ddc8ga1b7a90fd716&690

14、
http://s7/middle/51f8ddc8ga1b7a91f15d6&690

15、
http://s13/middle/51f8ddc8ga1b7ab3f7e9c&690

16、
http://s8/middle/51f8ddc8ga1b7ab4eca07&690

17、
http://s16/middle/51f8ddc8ga1b7ab6d55df&690

18、
http://s9/middle/51f8ddc8ga1b7ab7c8128&690

19、从古树牌看,这里已是慈溪地界。
http://s2/middle/51f8ddc8ga1b7ab9b1db1&690

20、
http://s16/middle/51f8ddc8ga1b7abaa5a8f&690

21、
http://s4/middle/51f8ddc8ga1b7abb98853&690

22、
http://s8/middle/51f8ddc8ga1b7abc8c9b7&690

23、
http://s15/middle/51f8ddc8ga1b7abd822ce&690

24、
http://s15/middle/51f8ddc8ga1b7abf6a86e&690

25、
http://s16/middle/51f8ddc8ga1b7ac1527df&690

26、
http://s1/middle/51f8ddc8ga1b7ac339910&690

27、
http://s10/middle/51f8ddc8ga1b7ac42d669&690

28、
http://s2/middle/51f8ddc8ga1b7ac617471&690

29、在山岭上,不再有恍如隔世的感觉,高速公路就在岭侧穿山而过,川流不息的汽车声以及时不时从天空上传来的飞机声,将你从世外桃源唤回到现实。
http://s4/middle/51f8ddc8ga1b7ac70bc33&690

30、
http://s5/middle/51f8ddc8ga1b7af27bcf4&690

31、
http://s10/middle/51f8ddc8ga1b7af370849&690

32、
http://s11/middle/51f8ddc8ga1b7af46495a&690

33、
http://s15/middle/51f8ddc8ga1b7af55796e&690

34、下山返回吧!
http://s3/middle/51f8ddc8ga1b7af64b3a2&690

35、
http://s14/middle/51f8ddc8ga1b7af833a3d&690

36、
http://s12/middle/51f8ddc8ga1b7af928a8b&690

37、
http://s6/middle/51f8ddc8ga1b7afb102a5&690

38、
http://s11/middle/51f8ddc8ga1b7afc03d2a&690

39、
http://s12/middle/51f8ddc8ga1b7afcf9feb&690

40、长溪岭下。退休后,真想在这样的农舍中安渡晚年。http://s12/middle/51f8ddc8ga1b7afdee3eb&690

41、也许是今年最后的油菜花。
http://s4/middle/51f8ddc8ga1b7affd4a63&690

方东先生《浙东屏障长溪岭》一文对该古道有详尽的介绍。

 


 

 

 

 

 

 

浙东屏障长溪岭

http://daily.cnnb.com.cn/nbwb/res/1/20100801/49231280634043742.jpg
http://daily.cnnb.com.cn/nbwb/res/1/20100801/33021280634043758.jpg
  图1
http://daily.cnnb.com.cn/nbwb/res/1/20100801/7411280634043805.jpg
  图2

  图1:关头大屋一角

  图2:长溪岭古道

 

    主讲人 方东

  1972年生,副研究馆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文化研究会会员,著有《溪东古井志》、《三北老祠堂》、《追寻慈溪地域历史文化的痕迹》等著作。

 

  翠屏山是横贯三北平原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东起龙山蟹浦岭,西至横河客星山,全长绵延60余公里,是宁绍平原上山南与三北的分水岭。横贯百里的翠屏山孕育了众多灿烂的文明。有青瓷古道吴石岭,是瓷器的发源地,被著名学者余秋雨誉为“中国青瓷文化的圣地”;有抗倭古道雁门岭,是明代东南沿海抗倭的主战场;有高风古道陈山岭,是东汉名士严子陵的故里;有秦渡古道达蓬岭,是当年徐福东渡的成功起航地,等等。

 

  一

  位于掌起镇的长溪岭是翠屏山中一条重要的古道。长溪岭地处今江北、余姚、慈溪三邑相交处,南达慈城,东可至宁波,西经丈亭通余姚,北是滨海之地,古代岭下有松浦、古窑浦、淹浦等出海港口,岭西北白马岙口宋代时即为水军驻寨,岭北东埠头唐代起已成集市,旧为三北重镇。

  鉴于长溪岭的重要战略地位,宋代起,岭上已设长溪关,为翠屏山上三大古关(另为雁门关、杜湖关)之一。从唐开元二十六年建县起,长溪岭古道即被列入县内主要通道,以前称为官道。

  长溪岭呈南北走向,位于掌起镇狮子山和屋后山之间,山高约250米,岭路险要。县志载:“溪行可五六里,北出鸣鹤乡,道通观海卫。”长溪岭古道自长溪水库下的长溪庙经关头村、长溪寺而至长溪关,南通李园岙可至慈城,岭长约十里。古道大部分由乱石砌成,长溪岭以溪名岭,溪名长溪。

  二

  长溪岭古道上史迹众多。岭脚北麓是关头古村。古时,关头梅花十分有名,是县内赏梅胜地。长溪水库是长溪岭古道的起点,位于关头村下方。长溪水库是石子山与乌子山之间的一座山岙水库,库容约80万立方米,坝高13米。是建国后新建的,旧时古道淹没在库底。今水库下方有长溪庙,在水库大坝下,仅剩小部分房屋,已重修。

  循水库西侧道而上,约百十步,道旁有一亭,称为宝玉亭,《慈溪地名志》载:“在长溪水库西侧,已拆迁至路旁。”宝玉凉亭为一进三间式建筑,亭原在湖底,建湖后迁至现址。

  过宝玉凉亭再往上,约数百步,有一座气派的民国洋房建筑,老百姓称为洋房,此建筑系民国时期上海烟草业大商人王宝山出资建造的私宅,为慈溪境内民国时期西洋建筑中的精品之作。 

  循古道继续上行,约百步,有一古亭,称为秀水凉亭,凉亭为六柱单间建筑,古道穿亭而过,亭两旁有4条长石凳用以休息,亭柱刻有“同治囗囗年”等字,可见此亭在清同治年间曾重修。亭旁有秀水庵,因旁有长溪秀水,故名。秀水庵建于清代,坐北朝南,木结构楼房三间,近重修,西侧又增建有楼屋数间。

  过秀水凉亭十余步,路左有一座高墙深院的大宅,俗称关头大屋,系清末药材商王树贤祖宅。该大屋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前厅后堂中轴线布局。前厅三间,后毁于火。两边隔墙,左右各有厢房六间一弄。后进九间二弄。后面另有厨房柴屋数间,中有走廊相连。关头大屋建筑宏伟,雕饰精美,前大门上砖雕各种图案,中间一排竟然是数十尊佛像,形态各异,非常生动,市内罕见。这座高大气派精致的大门头,可谓是三北众多古建筑中的佼佼者。

  过关头大屋,沿溪向上,有一座古桥,名崇德桥,该桥东西横跨长溪,为双孔石梁桥,桥面长约8米,宽1.6米,据考证为清代古桥,具体年代不详。

  过崇德桥向上,出村而入塔岭。塔岭在关头村南,是经桂家岙通往慈城方向的一座古道,从山脚至岭顶凉亭共长约2里,全程乱石砌成,今仍保存尚好。塔岭顶今仍存有塔岭墩凉亭,亭已重建翻新,内壁上嵌有一块永福庵碑记,是清道光十二年重修庵时所立,记录捐助等情况。

  塔岭因旁有山似塔而名,从塔岭南下抵桂家岙。桂家岙是慈溪最南面的一个村庄。村南有五峰寺,部分尚存。

  从永福庵凉亭向东南行,有古道通长溪禅寺,路颇平坦,约行2里,即至长溪禅寺。长溪禅寺初名长溪庵,又称灵隐寺,元延佑间僧觉莲建。明初重建,改名“灵隐精舍”,不久又废。清乾隆五十七年僧广运重建,立额“长溪禅寺”,知县钟德溥题额。道光二十一年鸦片战争时被英军焚毁,咸丰二年僧济田重建。以后日渐衰败。至1954年尚有大殿、天王殿及楼房21间,平房23间,“文革”中全部拆除。出长溪寺东南行,约200米至岭顶,岭顶旧有亭曰仰止亭,后移至长溪关上。今亭已无存。

  仰止亭向东,循岭脊而下,约数百米,就至长溪关。

  三

  长溪关为浙东古关隘,历史悠久,明初已存,素有“浙东屏障”之称。中国近代史上长溪关也曾有过浓重的一笔。

  第二次定海抗英战争时就曾在长溪关激战。1842年2月10日,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移驻浙江省城杭州主持抗英作战。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齐,共计一万一千余人,另有水勇、乡勇两万余人,陆续开赴浙东前线。奕经等认为兵力已厚,决定采取“明攻暗袭,同时并举”的方针,一举收复宁波、镇海和定海。其具体部署是:水路(即东路)以乍浦为基地,陆续渡海,潜赴舟山各岛及定海城内外,预为埋伏,候期举动。陆路(即南路)分为两支:一支以二千四百人在慈溪西南三十里之大隐山集结,准备进攻宁波;另一支以一千九百余人在慈溪西门外的大宝山集结,准备进攻镇海。此外,还在宁波、镇海之间的梅墟预伏勇壮三千余人,准备中途截击英船。另由余步云率兵二千驻奉化防堵,侍郎文蔚为参赞大臣率兵二千进驻长溪岭督战,奕经率兵一千三百余人驻于绍兴以东的东关居中调度,特依顺率兵一千二百余人驻万松岭(杭州南),作为后路应援,兼顾省城和乍浦等地。

  清军发动了几次袭击,由于英军事先已有准备,因而亦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清军反攻失败后,主力集结在慈溪大宝山和长溪岭一带。英军决定乘胜发动新的进攻。3月15日晨,大队英军分路进攻大宝山清军营地。朱贵率兵四百余名防守大宝山右侧,与敌英勇激战多时,伤亡过半,请求驻长溪岭的文蔚派兵支援。次日中午,英军开始向长溪岭清军大营进发,下午3时许抵达长溪岭。文蔚拥兵数千,在长溪关“阻险而阵”,于15日夜即丢弃营地和大批军械给养,仓皇率部退往曹娥江以西的绍兴。英军将工事和火药库全部毁坏之后,撤回慈溪,17日又全部撤回宁波。

  长溪关今关址尚存,气势恢弘。关口古树林立,长溪关南坡的古道保存得非常完整,并且是翠屏山上建得最高档的古道,每一级石阶都用完整的长条厚石板铺就,从岭上一直筑到岭下。关旁大树多系二三百年以上的古树,有的需多人合抱。在关口南侧东壁的垒墙上,还发现有一口藏在壁中的古井,井口方形,井水清澈,设计得非常巧妙和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