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信用卡信用杂谈 |
分类: 教育 |
大学生为还款申请助学贷款
大学生市场曾经是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跑马圈地”的必争之地,但这个被认为拥有巨大消费潜力的群体,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近年来也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高危人群”,不少同学刷卡消费很容易“冲动”,一不小心就沦为“卡奴”,有的同学甚至依靠申请助学贷款来还款。
南师大大四学生小周曾帮一家银行代理过信用卡推销业务,他的“客户”就是自己周围的同学。银行一开始为了快速地“跑马圈地”会用大量的优惠、打折来打动你,但办卡带来的风险很少提及。“我感觉学生作为无固定收入的群体,又很容易‘冲动消费 ’,因此刷卡消费带来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但银行在‘忽悠’你办卡时很少有这种‘慎重提醒’。” 大一、大二那会儿办卡几乎是“零门槛”,学生只需凭借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即可办卡,无需任何个人或家庭经济能力的证明,银行也很少会去查询该学生的信用记录。“两证齐全后,银行一般会让你在一张‘红页’上签字,其实这张纸上有相应的风险和责任说明,但由于银行推销人员鲜有强调,很多同学图省事看都不看就签了字。”他说。
在办理了信用卡后,部分大学生“卡奴”们则总是想着法儿将信用卡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南京大学大三学生小薛透露,她的室友就是典型的冲动消费一族,只要看到喜欢的化妆品或是数码产品,便会毫不犹豫地刷卡,而小薛的这位室友同时也是不折不扣的“卡奴”,为了还清每月 200元左右的欠款,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令同学们非议不小的是,该同学甚至通过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的方式“补西墙”。“申请助学贷款却是为了填补自己的超前消费空缺,这对于那些真正需要助学贷款的同学来说是不公平的。”
业内人士:不赞成学生持有信用卡
大学生、未成年人使用信用卡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隐患。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同时不具备理性消费的素质,容易消费冲动,导致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出现违规、违约的现象。这一方面可能导致信用卡用户自身的信用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同时也容易使银行面临风险,蒙受损失。不赞成学生使用信用卡。“如果真的有使用信用卡的需求和必要,建议可以使用信用卡附属卡等类似的业务,这样既不用承担信用风险,也不会出现逾期透支,使银行蒙受损失的现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