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徽高考文科状元

标签:
高考教育 |
分类: 教育 |
http://pic.anhuinews.com/0/01/51/14/1511419_338341.jpg |
太和一中王晓涛(图片来源:新安晚报) |
性格“沉稳、内向”
653分,全省文科第一名!昨天当本报记者将这个消息告诉太和一中主持工作的王显廷校长时,他还不太确定安徽的文科第一名就诞生在自己的学校。“我来查查!”很快,他给记者回了电话,“是我们学校的!”
王晓涛是太和一中高三(29)班学生,他的班主任贾廷坤老师说,王晓涛性格比较沉稳、内向,属于“内秀型”的孩子,学习虽然不是很刻苦,但很自信。平时体育锻炼、娱乐活动还是比较积极地参加。贾老师说,王晓涛的家庭条件不好,在备考期间,多多少少影响了他的情绪。老师知道后,积极做工作,特别是在冲刺阶段,想方设法为他解决一些问题。
“可能他就是那样的性格,有点保守。”贾老师说,高考结束后,王晓涛自己估分620多分。在此前的几次模拟考试中,王晓涛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我做了20多年老师,以我对他的了解,以及根据这么多年的经验来判断,我觉得他估低了,他是一个很好的苗子。现在成绩出来了,比以前的估分多了30多分。”
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昨天下午,王晓涛正在太和县小王庄的家里。班主任的电话让他着实兴奋了一下:“真没有想到考这么高。”
王晓涛的家在偏远的乡村,他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没想到第一个大学生就考成了全省文科第一名。王晓涛的爸爸王林今年40多岁,现在在凤阳县收破烂,补贴家用。“光靠种田,一家人生活肯定不行。”王晓涛说,他还有一个弟弟,读到初三,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就辍学到杭州一个工地上打工去了。王晓涛告诉记者,由于家庭贫困,弟弟辍学和父亲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身为长子,王晓涛说,只能用自己的成绩去回报家人。
“我们家里条件不好,晓涛特别懂事。”王晓涛的妈妈韩丽说,孩子把考试成绩告诉她时,她正在种玉米。“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只知道看书。”韩丽说,儿子上高中时住校,很少回家,他特别省吃俭用。“高一高二那两年,一个月100块钱都花不完。到了高三,物价涨了,花的钱才多点,但一个月也花不了200块钱。”
秘诀是“动力和兴趣”
“很多人问我怎么学的,其实也没什么诀窍。”王晓涛说,记者来采访了,他想了半天,才“总结”出两个不是秘诀的“秘诀”,一是动力,二是兴趣。“首先是父母的殷切期望、老师的关怀。”王晓涛说,他们的举动给了他动力,绝不能辜负老师家长的期望。其次是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能深入进去,学好学透。
贾廷坤老师说,王晓涛在学习上比较注意劳逸结合,不会打车轮战、疲劳战,更不会熬夜。平时喜欢打打乒乓球,还热衷于练书法。临高考前的20天,王晓涛突然提出要请假回家休息两天。贾老师吃了一惊。王晓涛说:“你放心吧,我的心理素质我知道,绝对不会有事的。”就这样,他在班里消失了两天,回来后继续复习。
“不太喜欢被关注”
从普通少年到全省文科第一名,全社会的目光全部关注到他身上。面对社会各界的目光、特别是厂商的“关注”,小小年纪的王晓涛能否挺得住?当记者就此提问时,王晓涛看得很清楚:“对大家的关注我表示感谢,但我不太喜欢被关注。”他说,自己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和别人交流。
对于可能到来的商家请他做广告的事,王晓涛明确表示:“我肯定不会为了钱,去做不合适自己的事。无论多穷,我都会靠自己、亲人来解决。”他说,在上学期间,他从来没有用过任何一种保健品、营养品,所以,那些商家也不用来找他了。他介绍说,家里的几个亲戚商量好了,每家凑点钱,一起供他上大学。
贾廷坤说,下午的时候,学校里的领导、老师和王晓涛简单地谈了一会儿。“我们告诉他,这次成功,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今后还有无数次的考试。要保持清醒,看看以前的第一名现在如何,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王晓涛自己很清楚:“我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据了解,王晓涛获得全省文科第一名后,已经有不少国内名校的招生老师远赴太和与他联系。“高考前,我想过自己要报的学校。但现在分数出来后,原来的想法不太合适了。”王晓涛说,他个人对经济、国际贸易专业比较感兴趣,填报志愿时可能会首选这两个专业,但具体学校还没定。“再和老师、同学商量商量。”
谈到这个暑假的打算,王晓涛说自己平时和社会接触很少,只顾看书学习了,他打算多参加社会实践,“长长见识,锻炼锻炼”。
成绩刚出来清华大学就来电
“成绩出来不久,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就和我取得了联系,想了解一下晓涛的报考意愿。”班主任贾廷坤告诉记者。王晓涛说,三年来,他没有想过今后去上哪所大学,直到目前心里也没有什么想法,因为自己对这方面的东西不太了解。“今后几天,我还要更多地听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但专业方面,我还是比较喜欢经济和国际贸易之类的”。
“这两年,香港等地的一些大学对内地的招收名额在不断增加,所给的奖学金有的高达数十万元,有没有想过去香港?”有人这样问道。王晓涛微笑着回答说:“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许多新鲜的事物接触得都很少,香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恐怕并不适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