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谈石首方言中的“黄”字

(2023-10-25 15:30:03)
标签:

历史

时尚

文化

教育

分类: 实用杂文

                 

石首口语属北方方言基础衍生出来的西南官话,山德水韵,字字珠玑。乡音方言是一块活化石,刻录着一隅的历史变迁,积淀着一方的文化习俗。静下心来,探寻端倪,才能发现它的韵味,它的幽默。比如“黄”字在石首方言中,除与普通话相同意义外,还有它独特的意思,一般指不懂行、外行、开黄腔、开黄口等。看看下面的例句:

1、请把你的臭嘴巴给我闭住,不要在那里开黄腔,丢人现眼的!

  2、他龟孙子尽吹牛皮,自夸样样行,其实门门水,黄腿一个打。

  3、你要哪么搞?你哪么这么二黄?

4、歇后语:大麦不黄小麦黄--二黄;油菜开花--黄上了顶;黄泥巴掉在裤裆里--不是屎(死)也是屎(死),不是事也是事;吃粟米饭泡韭菜汤--又绿又黄(喻年轻人轻浮)。

石首方言中的黄,一般都是贬义词,但也有例外,比如说“黄邦手”,指不按常规出牌,如麻将桌上遇到黄邦手,你会输得莫名其妙,这就是所谓的黄邦手硬。这种说法,是江北人民大垸大移民带来的。移民不仅仅是劳动力与智慧资源的大补充,而且是文化资源的大融合,是多省地方文化,特别是湘鄂文化、荆楚文化同石首文化的大融合。因此,这以后的石首江北文化,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移民文化,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合圆融、包罗万象、异彩纷呈的移民文化。

另外,在石首方言中,“黄”,有时也与“横”和不讲理的意思相近,如:你这后生子少跟老子说黄话,把老子惹毛打,老子也不认黄打!

   “黄”在石首方言中,还有不成功的意思,通俗地讲,就是不能实现,泡汤打的意思。如:买卖黄打;说好打周末大家聚一聚,谁知被他搅黄打。

   “黄”为什么在石首方言中能有这些特殊意义呢?可以从成语“信口雌黄”的典故找到蛛丝马迹。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后人就用“信口雌黄”(信口:随口。雌黄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黄色染料)来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轻下论断。李善注引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后人将这段话概括为成语“信口雌黄”。石首方言中“黄”的含义,可能源于东晋的这个典故。

  “黄”在很久以前,也许与怜悯乡下人和农作物特性有关。农民长年累月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泥巴打交道,被戏称为“泥腿子”。更直接的是上述歇后语:大麦不黄小麦黄--二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绣林十八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