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之韵

标签:
垂柳柳条二月春风柳之韵柳林巾帼气质桃花文化 |
分类: 浅吟轻唱 |
乔迁新居不久的一天傍晚,我突然心血来潮,于寒风中漫步于山底湖畔的柳林。潇色的空气里,看不到一点绿色,闻不到一点香味。眼前的柳,枯黄干瘦,柳枝依然丝丝下垂,袅袅无腰,犹如一群落魄的豪门小姐,憔悴中风韵犹存,不由人而生爱怜之情,心里便割舍不下这片柳林,时常独自一人静静地和它们相处。夕阳余辉里的柳,在寒风中频频地摇曳,就像一位久别重逢的友人,在静谧中向知己倾诉自己的哀怨,一副凄凉的样子。以至于我每每伸出温暖的手抚摸灰色垂柳时,也曾引起了一种凄凉哀怨的感觉。
春节一过,百花尚未绽放,唯柳新叶冲寒而出。昔日干枯粗糙的柳也滋润了,绿枝上已露出了颗颗嫩黄的柳芽,是那么清新迷人,那么惹人爱,春天就沉浸于这翠微柳绿的气息里!
到了阳春二月,再来三底湖畔,可餐秀色便映入眼帘。那柳枝,细若游丝,软若锦棉,袅袅婷婷地垂下,微风轻佛,柳丝轻摇,如烟一缕,如丝一把。如此赏心的绿色,果是在那林中,明媚的阳光透过垂柳嫩枝绿叶的缝隙,洒向湖面,给碧波荡漾的湖增添了勃勃生机和迷蒙的魅力,简直像一个气魄伟大的大画家的大手笔,任意勾勒涂染,挥之所至。就是再迂腐的人,望着湖面婀娜多姿垂柳的倒影,也会贪婪地吸上几口这春的气息。以翠绿作地毯,有花香萦绕,与蜜蜂共舞,还有什么比眼前的景色使人惬意的呢?!
越来越想细细的品味一下这奇妙的垂柳。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就像春日午后的阳光,静静的弥漫开来,四周都是,让人温暖。难怪历代文人墨客都爱柳。《南史》记载,齐武王将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之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文人墨客吟柳,源源流长。唐代诗人贺知章对垂柳一往情深:“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副生气盎然的二月柳跃然纸上。诗人唐彦谦笔下的柳,同样美妙:“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诗人笔下的柳就像调皮的姑娘一样,在春光明媚、芳草如茵、江水碧蓝的季节里,绊惹春风,翩跹起舞,时而鬓云欲度,时而起舞弄影,婀娜多姿,别有一番情趣。
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山底湖畔桃柳掩映重叠,争奇斗艳。我穿过住宅区前面绚丽多彩开满了粉红色和紫色的桃园,过了公路,就到了生机勃勃、含羞低垂的柳林了。桃花的喧嚣和柳的文静,宛若两位妙龄少女,一个浓妆艳抹,一个清纯淡雅。柳林在和煦的阳光下,随春风摇荡,仿佛一群含情脉脉的少女,以湖为镜梳洗着自己的秀发,又像出嫁时的新娘,身披绿纱,柔情万种。春风拂去了它们冬日的哀怨,使它们恢复了原有的婷婷袅袅的风度,显示出经磨历却阅尽沧桑的巾帼气质,令人敬仰。
柳条柔软细长,富于弹性,可供编织器物,我省用柳条编织的工艺品已远销国外,登上了大雅之堂,柳条已成为国人致富的金条。不仅如此,它还用绿色最先报告一年一度的春消息,用绿色装点寒露霜降后的晚秋。同时蕴含水分来维系生态平衡和风调雨顺的气候,不也是它们的一份贡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