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健康】三伏灸能赶走痛经,你造吗?

标签:
健康 |




心惊失眠,头痛头晕,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说起痛经,经历过的女人都会谈之色变,因为痛起来真的很要命,而且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很多人四处求医,但都见效甚微,痛得实在受不了,只好求助于止痛药,也顾不上是否有副作用了。
姨妈痛的原因详解
A、阳虚内寒型
症状:经期怕冷,手脚凉,腰腹痛,姨妈颜色淡,量少,伴有腰酸腿软,小便清长。
【怎么办】
①每天泡一杯红茶生姜,加几块新鲜的生姜进去;
②坚持每天热水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③少碰生冷食物,多吃温性食物比如干姜、肉桂、小茴香、陈皮、韭菜、红糖之类,平时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一定要避免受凉。
应急措施:暖宝宝!吃榴莲!吃葡萄干!吃黑巧克力!睡前喝一小口红葡萄酒。
B、气滞血瘀型
症状:姨妈前或姨妈期间肚子胀痛,心烦易怒,流量小,颜色紫暗,有血块,胸口胀痛。
【怎么办】
①食疗可以用益母草煮鸡蛋。
②多吃点玫瑰花,山楂(不要太酸)、陈皮之类理气活血的东西。
③少吃酸涩的东西比如杏、李子、乌梅之类的,因为酸性食物会收敛滞气。
应急措施:喝玫瑰花茶,红糖水,益母草煮粥之类的。
C、气血虚弱型
姨妈期间小肚子绵绵作痛,流量少,色淡质薄,脸色苍白或蜡黄,精神疲惫,可能会拉肚子,呕吐。
【怎么办】
多吃补气血的食物,红枣,蜂蜜,乌鸡,牛羊肉之类的,尽量少吃苦的酸的食物,如,多吃红枣粥。
D、肝肾气虚损型
症状:姨妈走后1-2日出现腰酸腿软,小腹隐痛,或有潮热,头晕耳鸣。
【怎么办】
①不要熬夜节食,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纵欲过度;
②不要做剧烈运动,要好好调节心情不要闷闷不乐。
无论是属于哪一种痛经类型,很大一部分都是坏习惯造成的,这就告诫我们要健康生活,作息规律,保证睡眠,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过分节食,保持心情愉快,坚持运动。
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病机在于寒邪侵袭胞宫,寒凝血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失于濡养,而致“不荣则痛”。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正是调理痛经的好时机,而最简单有效又无痛苦的方法就是用“三伏灸”进行调理。
痛经贴敷的穴位有:肾俞、神阙、命门、关元、三阴交等。
“三伏灸”是中医“天灸”的一种,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延用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三伏灸一般灸三次,之后可以再进行加强灸,其施治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2014年“三伏艾灸”时间
初伏:7月18日(农历六月二十二)
星期五
中伏:7月28日(农历七月初二)
星期一
末伏:8月7日 (农历七月十二)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