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春天—心探索】吴汉:疾病是身体能量不通的表现


吴汉,馨康堂国医馆院长,中医、西医双学位,中医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医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家传中医四代,师承冉氏医学流派八代。著有《中华药海精华版》。擅长通过中药膏方、手法正脊、针灸、火罐等内外兼顾的综合治疗手段,法于天地阴阳、五行经络,治疗各种疑难病症以及亚健康状态。

阴阳对立统一而又互相转化,这就是中医对人体机能运作的认识。五行对应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又对应五志,神、魂、魄、意、志。实际上五脏和五志都是身体的一个物质表现。疾病的产生有内因和外因。从身体的角度来讲,我的总结就是“一正,三通,五和”:脊柱要正;经络要通,寒热要通,水湿要通;五脏和合。
心探索:请你谈一谈从中医的角度,对身体的机能运作是怎么理解的。是否和阴阳五行说比较相关?
吴
五行对应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又对应五志,神、魂、魄、意、志。实际上五脏和五志都是身体的一个物质表现。很多人认为只有五脏是“身”,但其实五志也是身体的一个物质基础。只不过五脏是有形的,而五志是无形的,是一种能量的表现。那么这就是中医所认为的“身”。
心探索:能量医学和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都强调“能量”这个概念,但能量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你认为这个“神、魂、魄、意、志”是一种更精微层面的存在吗?
吴
当一种东西不能证明它存在,只能感知它存在的时候,你很难给出一个直接的证据。我们现在都太相信眼见为实,实际上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比如说红外线、紫外线你都看不到,但它们确实是存在的。超声波、次声波你也感觉不到,但它们也是存在的。人的感官知觉范畴本身就是有限制的。
心探索:经络和穴位也是实际存在的吗?
吴
心探索: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怎么一回事呢?
吴
其次,神经也要通。当神经受到卡压不通的时候,它传导的信息会受影响,疾病也就会产生。脊柱要正,神经才能通。因为所有的脊神经都是从脊柱出发去支配内脏和腺体。我曾经遇到一个心脏病的病人,在医院里检查不出问题,最后没办法准备做导管看一下到底有没有问题。当他来我这的时候,我判断问题是出在神经上,也就是脊柱把他的神经卡压了。所以我把他的胸椎一调,不出三天,他自己就好了。
另一个角度是五脏,它不仅代表心肝脾肺肾,而且包括体内所有机能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一旦这个过程出现问题,那么疾病也会产生。所以要预防疾病,我的总结就是“一正,三通,五和”:脊柱要正;经络要通,寒热要通,水湿要通;五脏和合。现在的人很少有严重地缺阳或严重地缺阴,严重地寒或热,生病基本上都是因为“不通”。
心探索:上面讲的是内因,那外因包括哪些呢?
吴
再说“七情”。中医认为比较严重的情绪变化都会对五脏造成损伤,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恐惊伤肾。比如说范进中举,一高兴就失心疯了。因为大喜伤心。那么他岳父是怎么救他的?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岳父打了他一个嘴巴子,他一惊,就好了。
身体有自己的“智慧”
中医研究的是身体各个脏器、组织之间的关系。它针对的是疾病发生的整个过程。我们再举高血压的例子。血压为什么高?是因为你的身体需要它高。那你有没有想过身体为什么需要它高?你有没有检查一下你的生活方式:体重是否超标?有没有淤堵不通的地方?脊柱正不正?颈椎病就可以造成高血压啊。
心探索:能再具体谈谈“七情”和身体疾病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吴
心探索:所以中医也认同“身心一体”。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是互相作用、互为表现的。
吴
以往中医都在讲“七情”对五脏的损伤,但实际上五脏本身的不平衡也会决定情绪的特点,决定你思考、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比如对一件事,有人从乐观的角度去看,有人从悲观的角度去看。为什么会这样?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产生和既往的认知过程有关。但实际上既往的认知过程,也和五脏不平衡有关。你的情绪总有一个得来的基础。包括父母、周围环境对你的影响,实际上也是把他的五脏不平衡转嫁到了你的身上。所以一个家族的人,往往会有相同的疾病。但这并不是家族遗传病,因为很多病并不是原发性的。比如高血压,很多都是生活方式的影响,你们吃的一样,情绪一样,得的病当然也一样。
心探索:中医的这一整套体系和西医看待身体的角度非常不同,那生病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呢?
吴
事实上,西医对理解中医有很大的帮助,而中医可以引导西医的研究方向,这必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我们再举高血压的例子。血压为什么高?是因为你的身体需要它高。那你有没有想过身体为什么需要它高?你有没有检查一下你的生活方式:体重是否超标?有没有淤堵不通的地方?脊柱正不正?颈椎病就可以造成高血压啊。真正原发性的高血压只占5%,其他都是继发性的。所以说,西医的错误不在于研究的方式方法的错误,而在于西药的错误。因为西药讲究的是“纯”,只针对一点,不及其余。
心探索:前面谈到,病在比较浅的阶段就已经开始发出讯号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才能察觉到自己身体发出的讯号呢?
吴
心探索:在饮食健康方面,是否有一些普遍规律要遵循?
吴
再打个比方说,施农家肥和施化肥的蔬菜哪个好?施农家肥的蔬菜,虽然外表不怎么样,但是吃着有它自己的味道。而施化肥的蔬菜,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但是没有蔬菜本身的味道,难吃。换句话说,一个天天靠吃维生素片来补充营养的人,可能外表看起来不错,但他可能是没有“人味”的,他的神魂魄意志是不全的。
附:【五行、五脏、五志、七情对应图】

内容来源《心探索vol.35》
------------------------------------

更多资讯请关注:“百合春天”公众账号
或关注:“心探索”公众账号
心探索•心灵成长自助手册
一本与你共同探索内心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