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有人问我怎么才算幸福,幸福是一个多么主观的概念,爱因斯坦和罗素都认为工作是幸福的来源之一,而且是重要的来源,好的婚姻也是幸福的来源,特别是对于女人。若要将能量这个概念引入幸福,那么平衡的、有进有出的能量状况,无疑让人觉得更加幸福,一个很富有的人,整日里战战兢兢,怕被人占了便宜,他的内在能量肯定是守着地密密实实的,上街都不敢大力呼吸,一个很多抱怨的人,他的能量多半只出不进,跟本该报废的老爷车一样,后屁股上源源不断地冒黑烟。
一个人能量分布的状况,在笔迹上显得更清晰,有些人的字你看一眼,就会替他喘不过气来,压力巨大,心细如发丝,一边缠缠绕一边还不肯饶了自己,越是这样,越是自己关住了那扇让能量出入的内在门。
咨客莫姑娘来找我时,说不到两句话,好像一个委屈的孩子一样哭泣。
听她讲述才明了,她的生活像个套子里的人,她把真实的自己放在一个密封套里头,不跟任何人说心里话,她不喜欢她的工作,也不喜欢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她的生活像是别人帮她定做的衣服,穿着倒也不难看,倒也体面,但她也就是应大家的习俗和要求,姑且穿着,自己并不上心,衣服脏了也不爱换洗,在一团星云中活着。
一切烦恼和不愉快,她从未有人可以讲,在小城市里生活,她觉得没有人可以理解她,明白她在说什么,因为她总是朦胧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地成为自己,也没有真正地生活过。
很像庄生梦蝶的那个梦中人,不知道那边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内心和真实生活的界限十分模糊,这本来无可非议,然而,她不快乐,她把所有好的不好的东西自己收藏,全部封存在自己这个窄小的沙丁鱼罐头里边。而且,她并不知道如何实现自己那些朦胧的想法,没有去做什么,潜在的能量一味寄存,闲置,无所消耗。
有些人非常无忧无虑,什么也不做也可以过很好的生活,但他们并不觉得高兴,因为无所事事,除了花钱享乐没有别的什么事情做。而即便不是富二代,所谓的中年危机,也往往出在这里,物质建设都差不多了,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变得虚无,难道是源源不断地在购置和拥有更多的物件吗?难道没有值得往前走的其他驱动力吗?
能量就像财政预算,财政预算的重点不光是做了预算就行,还得合情合理地把它花出去。财政部不花掉那些预算中的钱,就是不作为和实职,而作为我们内在能量的拥有者,我们不使用那些能量,促使它流动、消耗和重新获得,也是不作为,也会导致内在世界的紊乱。
在情绪上,莫姑娘时常感到不安和恐惧,闲置之副作用,时刻侵扰着她的心,她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东西,当我用能量的原理帮她做了分析后,她终于明白了缘由所在。任何心理的、内在的问题,用能量的原理做一些分析,似乎非常容易让当事人明了,这也是我在谘商中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
内容来源《心探索vol.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