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社会地位高: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
(2016-03-12 14:11:38)今天是3.8妇女节,公司很人性化的给女同事们放了半天假,于是只剩下我们一帮大老爷们继续在办公室里奋战。
早上听广播说上海市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调查,结果有超9成上海市民认同“妇女能顶半边天”。后来到公司在网上看到@上海发布 贴出来的报告全文,通读一遍后感觉非常自豪。
详情见:
以下是这份《2016年市民妇女权益保护意识调查报告》的数据摘要:
94.1%的市民认为妇女能顶半边天,还有2.6%说能顶大半边天;
有64%的市民认为本市男女平等,还有22.1%认为女性高于男性,仅有12.6%市民认为男性高于女性;
有57.1%的上海家庭是男女共同理财,女方理财的有17.6%,还有15.9%是财务自理。也就是说,除了给父母和子女理财的外,只有8.1%的上海家庭是男方理财;
最后,报告还指出在上海尽管是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务,但依然是女性为家务付出时间多余男性。
在看完这份报告后,我发微博称赞:“从尊重女性角度来看,这是全中国最文明的城市,没有之一”。我的确由衷喜爱这座文明的、女性社会地位高且受尊重的城市,并为自己也是这城市一员而倍感自豪。
有网友笑问我平时做不做家务?当然做了!不过事实上,我们两人也是一起做家务。
举例来说:由于是双职工,平日里我们下班后才买菜做饭(准备第二天的菜肴),通常是我来掌勺而家里领导负责事先洗配;她绞尽脑汁为我烧出各种口味的杂粮饭(为了控制血糖,医生要求我尽量少吃白饭),所以在香喷喷的吃完一顿后我主动撩袖子洗碗;周末我会拖着戴森在屋里吸尘抹灰,而她则负责到阳台里洗晒衣物。呃,至于“伺候”我们家那两位小祖宗......是我负责添猫粮而她每天认真做铲屎官。:)
事实上,说起来其实还是家里领导她更辛苦一些,毕竟我常去外地和海外出差,而此时只能由她一个人操持家务了。所以,正如报告中所说的,别看上海男人做家务勤快,但实际还是女性做的更多一些。
至于我家财政大权,其实早在结婚后第一天就随着我的工资卡交付给她了。我自己对财务数字实在不敏感,所以这方面还是请她把关比较靠谱。反正我身边总有足够的现金和银行卡可用,不用私藏“小金库”啥的。平日里,遇上居家或者自己喜欢的小东西,彼此就自行买了。若是遇到买房装修等这样的大头开出,则两个人商量着来——当然也不忘要请父母帮忙参考下。
我们两人都对这样的生活感觉惬意自然,原因是我的父母、她的父母也一直都是这样生活的。从小耳闻目濡,我们自然也会把这种生活状态视为理所当然。事实上,我认识和了解的不少上海人家几乎都差不多采用这样的模式生活。所以每次下班后去菜场,遇到和我一样一手提包一手提菜蔬袋子的男同胞,大家都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样子。(笑)
有网友回复:“重庆不服!”——因为重庆女性也是强势出了名的。我说:“ 希望不服的城市能越多越好!因为这样的城市都是文明的发达城市。”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是中国还是在全球,越是现代、越是文明的城市就越不会产生重男轻女的思想,就越是会把女性地位放到与男性齐平甚至更高的位置上。而这样的文明城市,也一定是社会经济发达、人民充裕幸福的所在。至于之前看到说还有些地方居然有所谓“习俗”不许女人上桌吃饭,我在震惊之余也发现这些地方一个共同点:该地区的经济也多是不发达甚至贫穷的。呵呵,大概在这些地方“不让女人上桌吃饭”这种所谓“习俗”彻底消失之前,还会一直穷困下去。
常有些外地人喜欢拿上海男人善于做饭菜、给老婆洗衣服说事,说这就是“上海小男人”,“怕老婆”,“一点也不大气”。我以前还要分辨:这是上海男人对家庭有责任感,是爱护家庭、爱护妻子的表现。但如今我已经懒得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同情那些地方的女性朋友,你们没有能找到一个“怕老婆”的上海男人,却摊上个这种货色做老公,真是太遗憾了。
最后,祝各位女性朋友,3.8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