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卷
春卷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06
  • 关注人气:4,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沃尔沃"北欧之声"中遇到的几件小事

(2015-04-11 15:11:37)
标签:

娱乐

昨晚应Volvo沃尔沃汽车的邀请,前往上海交响乐图音乐厅(俗称‘馄饨皮’)聆听了一场名为“北欧之声”的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演出。这是沃尔沃汽车为了庆祝中国瑞典建交65周年以及沃尔沃汽车中国“品牌年”而举行的全国巡演中的一场。相比上次在这里听的余隆和上交带来的《布兰诗歌》,我对于哥德堡交响乐团和指挥长野健都不太熟悉(家里只有一张哥德堡演奏的<1812>)。而且,我对于昨晚演奏的曲目如西贝柳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也比较陌生——后者只曾在着迷贝多芬时听过第四乐章(勃拉姆斯用这个乐章向贝九致敬,里面有<欢乐颂>的曲调)。但不得不说,昨晚演出极为精彩,以至于直到经历三次安可,时间已经过10点半但我依然意犹未尽。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2_1000/291436.jpg 

回想昨晚《北欧之声》演出,有几个点让我颇为难忘:


首先还是长野健指挥与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演出本身。通常来说,欧洲的乐团都会在弦乐表现上比较出色,而昨晚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演出更是将这一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无论是开场时特地为本次巡演而准备的新作品《野兽之声》还是后面两部主打的古典曲目,哥德堡如锦如缎,流畅和谐的弦乐部让我大为倾倒。可能与“馄饨皮”内的声学效果有一定关系,个人觉得诸如在勃拉姆斯作品最后华彩片段时,哥德堡乐团的管乐部分音色并不明亮,基本都是由木管们在主导。但这样的声学条件倒是为弦乐部的发挥起了整体促进作用。尽管之前也听过一些优秀的交响乐团演出,但昨晚哥德堡的弦乐表现是我目前在现场所听过的最为和谐、最为华美的一次,而且其中又带有一丝令人适宜的温润气质,极为悦耳。


另外,年仅26岁的台湾新锐小提琴家陈锐也着实令人惊艳。特别是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中间有大段的双音部分(一把小提琴通过特殊技巧听起来好似两把琴同时演奏)演奏难度超高,但他不但以惊人娴熟的技巧完成了这段曲目且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音乐性。动人的旋律和卓越的技巧让我与身边的乐迷都赞叹不已。现在的年轻演奏家竟然能够有如此高的造诣,真叫人刮目相看;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2_1000/291437.jpg 

第二就要说到和我一起去观看演出的这位同伴了。沃尔沃汽车送给我两张门票,原本我打算和家里领导一起在音乐厅渡过周末夜晚的。没想到她公司临时加班,直到还有40分钟就要开场她依然无法从会议里脱身。此时我身边已经聚集起不少黄牛,意思自然是要我把多余的票卖给他们。但我一没有兴趣和黄牛们纠缠,二也不愿意让这张票白白浪费,于是就在门口站了一会。此时一位在门口向黄牛询问票价的先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显然是一名真正的爱乐者,据说下午刚刚以上交俱乐部会员的身份听过哥德堡的排练,想要再听一下晚上的正式演出,但黄牛们的漫天要价实在让人无法接受。于是我和他攀谈了一会儿,决定邀请他和我一起进场听演出。他非常惊喜,但又坚持表示不能这样白白的收下门票。于是我请他帮我付今晚的停车费(汗,时间长还挺贵的)而我请他看演出,于是皆大欢喜。事实证明我邀请这位吴老师一起听演出绝对是明智之举:作为一名资深乐迷,吴老师对于长野健指挥和哥德堡交响乐团了解甚深。而他对乐团演出水平,音乐厅声学效果的点评也相当到位。更让我惊喜的是,他用EOS M相机+长焦头拍摄了一些下午乐团排练时的画面,这正好弥补了我们晚上观演时不便拍摄的遗憾(我带了松下LX100,只能在开场前和谢幕时稍微拍摄一两张)。我们两个人相互交换了微博微信账号,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一起聆听这样高水平的演出; 

下图为吴先生拍摄的彩排画面。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2_1000/291438.jpg 

第三是昨晚演出前我发了预告微博。好友@宁思潇潇 调侃说“别在乐章和乐章之间鼓掌”。但可能是因为昨晚演奏水平太高且大部分观众(包括我在内)对于演出曲目并不熟悉的关系,在大部分乐章之间的间歇依然能听到现场观众席里传来热烈而隆重的掌声。好吧,说实话要不是因为自己拿了节目单,我也的确很难分辨这究竟是曲目之间的间歇还是乐章之间的停顿。不过,无论是现场的资深乐迷还是乐团指挥本身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掌声并没有太多反感,反而是面带微笑躬身向观众们表示谢意。其实,我觉得虽然可能和传统礼仪不太相符,但这些掌声的确反映出观众们对于演奏者精彩表现的感谢和由衷喜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些善意的掌声太过苛责,视之为“洪水猛兽”。只要理解善意,多加引导(比如免费派发当晚节目单并做一些必要提示),相信未来我们的观众都会越来越多的熟练掌握欣赏交响乐的鼓掌技巧,把乐章间的掌声转化为演出结束后的"Bravo!"和"Encore!"。说句题外话,大家如果多听一些海外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CD,有时也能听到乐章之间的掌声——老外也不是都那么讲究的;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2_1000/291439.jpg 

第四还是要谈到沃尔沃汽车上来。昨晚在演出大厅入口处,沃尔沃汽车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展厅,其中停放了一辆新款沃尔沃XC90。对于这辆车,常看我博客的朋友应该并不陌生,因为我曾经在去年的北京车展和广州车展上特别关注过它。我当时最关注的是该车所使用Sensus智能系统以及极为科幻的LED车灯。不过与昨晚音乐会背景相一致的是,这次沃尔沃想要展现的是XC90所使用的B&W车载音响。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92_1000/291440.jpg 

相信音响爱好者们对于B&W(Bowers & Wilkins)品牌并不陌生,但我之前并没有听过它的车载音响系统。新款XC90据说使用了大量B&W在车载音响方面的顶尖技术,包括1400瓦功放带动的19个扬声器(其中7个Nautilus鹦鹉螺高音单元),独特的高音扬声器置顶技术以及通风式低音炮技术等等。其中特别显眼的是位于XC90中控台中央的那个置顶的高音扬声器。据说这个设计能够优化车内直射声和反射声的占比,更多声音信号能够直接传到耳中而无需依靠玻璃的反射。这个位于中控台正中央的扬声器能够创造出极为开阔和富有空间感的声场效果。而所谓的通风式低音炮设计也是首次被应用,它不再是把一个独立的低音炮单元安装在车内某处的传统设计,而是把低音炮以一体化的方式整个嵌入车体。这样一来整个XC90车厢就成为低音炮单元的箱体,据说此设计能够在车身内还原出20赫兹的超低音。
此外,新款沃尔沃XC90还包括模拟音乐厅的声场处理系统,据说能把哥德堡音乐厅的声学环境还原到XC90车内等等。只可惜昨天沃尔沃只做新车外观展示,而无法进入到车内真正体验这套B&W的车载音响系统。也好,这倒是更激发了要在本月下旬举办的上海车展上认真实地听听XC90音响效果究竟如何的念头。希望其表现能够与昨晚哥德堡交响乐团的演奏相匹配,为我们带来真正天籁般的北欧之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