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全新福特Mustang体验会后

昨晚赶到珠海,为的是能在今天上午参加福特Mustang的一场新车体验会。和我一样从全国各地赶来珠海的,并非都是媒体的朋友(更别说汽车媒体了),而是由福特选出的来自于各个行业不同领域的爱车者们。我有幸作为IT科技行业的一员出席本次活动,而坐在我身边两位朋友分别是来自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的
傅炯教授和著名的人文地理摄影家
蔡石老师。我们三个人中,傅炯教授是专门研究设计/色彩趋势与品牌战略的,奇瑞将原来的多品牌战略重新回到单一品牌其中就有他的推动;蔡石老师最擅长的是跑遍天南海北,拍摄卓绝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作品,前不久他与Jeep中国的摄影探险经历我刚刚在网上拜读过。我们三个人之前都没有驾驶过福特Mustang,但在心目中对这个品牌都有一个经典的美国“肌肉车”的印象。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29.jpg
可能是因为名称注册的关系,福特Mustang在官网上并没有用“野马”的字样,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还是愿意用“福特野马”来称呼它。我对于这个品牌知道的比较早,因为作为一个模型爱好者当年自己做的第一款拼装模型就是P-51野马战斗机,而这也正是福特Mustang得名而来。后来我有一位玩摄影的朋友自己在北京开了一个贸易公司,专门做野马车的进口生意。我曾经去参观过他的店面,也为那辆充满男性阳刚之气的Shelby
GT500赞叹不已(详情请见:http://blog.pchome.net/article/560862.html )。不过我对于野马的了解也仅限于此,直到这次才知道今年是福特Mustang的50周年纪念,而这次推出的2015款新野马已经是这个系列的第六代产品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0.jpg
福特Mustang把活动现场放在之前珠海航展所在,这里有大片的空地以供三辆最新款的野马驰骋。在一旁的会议室里,除了停放着的那辆最新款福特Mustang外,现场还摆放着不同年代不同款式的野马历史模型。我把一辆1967年款野马和今天的新车模型摆放在一起,微博上的网友评价不一。有说老款样式经典的也有称赞新车流线动感的。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全新的福特Mustang对比过往车型,整体线条明显变得更“柔”了一些。特别是那条最后向上扬起的腰线,和快背线条交汇在一起,从侧面看起来和过去的那种硬朗风格不太一样。倒是车前脸的那种鲨鱼嘴造型以及野马最为典型的三柱式尾灯依然保持了原来的那种犀利+力量的感觉。据说新一代福特Mustang的造型在全球也引起了相当的争议:有人觉得新造型失去了原来“肌肉车”的那种粗粝豪迈的气质,也有人觉得这样的造型改变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使得野马从原来只有部分追求力量和速度车主喜爱的小众车型变为能被更多消费者接受的主流车款。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1.jpg
厂商在活动现场安排了福特Mustang的试乘体验——注意,不是试驾而只是试乘。一来现场来宾大多并非是专业车手而多是我这样的普通车主,二来福特方面特地安排了几位专业赛车手来对新Mustang进行极限驾驶,以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来宾们充分体验新车的强悍实力。现场的新车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主推的2.3T涡轮增压版本以及5.0的V8版。按照官方给的配置表,前者功率为231千瓦,扭矩已经达到了434牛/米;后者有310千瓦而扭矩更是高达530牛/米...呃,我不得不惭愧的表示,自己较为认真开过的车里,动力最强悍的只有凯迪拉克的CTS/ATS了,但那样的四门车与野马相比至少在参数上似乎还略低一些(ATS-L:205千瓦/400牛米)?曾试驾过的车里能比福特Mustang更强的似乎只有特斯拉P85D了(310千瓦/600牛米!),不过人家那是电动车,扭矩高是应该的...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2.jpg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3.jpg
在签署了安全协议以后,被工作人员绑进了一辆2.3T的红色新福特Mustang里。车内采用银黑两色装饰,可以看到仪表盘采用极具运动风格的圆筒状,方向盘则是三幅式。在那块典型的福特SYNC车载系统屏幕下是刷着特别显眼银色的驾驶模式旋钮——日常、雪地、运动、赛道。这几个旋钮看起来样子倒是相当的复古,很有一些逼着乘客在一瞬间回忆起在美国电影里看到过的那些“肌肉车”的意思。好友@花朵3GS
给我留言说要认真的看看福特Mustang的细节,特别是要和ATS系做一个对比。但我只能很遗憾的告诉他:真没有看清楚。
刚刚上车拍了一两张内饰照片甚至都没来得及看看后排座是什么样,车子就启动了。我前一秒还在诧异:这车起步时发动机声音不大啊,听起来很温柔啊?下一秒就觉得身子猛的被推到车门一边,手机的相机也有要脱手而出的趋势,立即乖乖的收起紧紧抱在怀里。这时候车手小哥很淡定的说我们先慢慢走一圈热个身啊。我大汗:刚才那个把我脸甩到车窗玻璃上的直角过弯还只能算是热身?!接下来的几分钟,简直难以形容:我只知道自己跟着车身的各种剧烈动作而东倒西歪(实际是心理作用,因为人被安全带牢牢绑在座椅上),明明眼前的指示牌写着是“长直道”,但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觉得身体先是猛的一沉然后被紧紧压在座椅上动弹不得,紧接着又被狠狠的推向车身一侧!眼前瞬间眼花缭乱,印象中只有驾驶小哥在三幅式方向盘上飞快转动几乎要出现拖影的那双手...噢买糕!又被甩回去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5.jpg
尽管还不至于晕车,但我的确是晃着脑袋两略打飘的从车上下来的。傅炯老师排在我后面试乘,看着我的样子疑惑的说在旁边看我们那车虽然漂移啊旋转啊,但也不是很夸张么?这时候蔡石老师刚完成了他的试乘,这位驾着Jeep满世界上山下海的硬汉下来时脸色居然有些苍白,一边摇着手一边说,不行不行,我要先去喝点凉的压一压...呃,当然我也清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可能搞出这样的驾驶感受的。实际上如果想要体验福特Mustang在激烈驾驶下的性能也不应该在道路上而是应该去专业的赛车场进行。只不过2.3T已经能够让我们能够有这样骇人的感受,那么那辆在一旁发出低沉轰鸣声的5.0 V8玩起来究竟会是怎样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和这次被邀请的体验会来宾非专业汽车行业身份相契合的是,福特对于新Mustang的宣传也走了“跨界”道路。现场不光展示了海外艺术家甚至是化妆品品牌为Mustang创作的各种艺术品,也展示了三位国内艺术家分别从绘画、装置艺术以及音乐角度对于野马精神的阐述。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辆定位给“当代都市青年领袖”的车型,依旧以“释放真自我”为slogan,相关的关键字还有“自信、独立、勇敢、不羁”等等。似乎厂商不仅仅要继续延续野马“肌肉车”的传统精神,而且也要通过新车型将Mustang所倡导的那些精神理念推广到更大范围,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厂商安排了媒体在现场对我进行了一个简短的采访,谈到了诸如对野马的历史印象、从科技角度如何看待新车等。我谈到了自己对于电影中野马肌肉车的过往印象,但今年新车相对柔和的外观以及起步时的安静其实是让我有些吃惊的。倒是后来试乘的难忘体验让我觉得这车的表现和我心目中“野马”的形象是一致的。至于科技感...记得以前TopGear中有一集谈到Mustang就是大马力引擎+高速的乐趣,而车辆本身的舒适性乏善可陈。不过今年的新车虽然还没有细看,但感觉无论是内饰做工还是以SYNC为核心的人车交互应该都会比过往车辆有所提升。只不过这一点还需要以后有机会再细看了。
http://img.bbs.pchome.net/dcbbs/282_1000/281138.jpg
在我看来,考虑到福特Mustang的价格定位(人民币42w起,5.0
V8版本预计要上到80w),这辆两门跑车很显然不太可能成为家庭用车或者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倒是比较适合年轻稍长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内心依然狂野,希望通过跑车打破常规生活,展现内在活力和真性情的人们。年龄段?应该也不会太年轻或者太年长,或许...30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