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影器材与摄影技术谁重要?老生常谈复又谈

(2014-05-28 16:44:11)
标签:

it

好友@宁思潇潇 今天早上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写了一篇长微博,谈了有关他对于摄影器材和技术争论的看法。这个家伙有一个“缺点”就是太爱说实话,且说实话老不给人留面子,所以才有诸如“为什么我一直给大家推荐预算周围最好的器材”…“这样你拍的不好就没有器材不够好的借口”之类的名句。在这片长博客中,他认为器材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动不动就摆出“老法师”的态势,说只要XX器材就够了,要专注摄影,或者用手机拍的也不比相机差云云。总之,这片长博客里有些观点很新颖很坦率,是过去我们想说却一直没有说的。所以,@宁思潇潇 同学今天把它们说出来,让人感觉颇为畅快。原文如下:http://dc.it168.com/a2014/0528/1627/000001627903.shtml


很多年前刚入行那段,我也曾经对着那些用着昂贵天价器材却拍不出什么好照片的人们痛心疾首,满心觉得要是这样的器材给到我手里将会怎么怎么。后来给网友推荐相机时,人家要多少多少钱的器材,我总觉得你一新手又没有必要上那么贵的机器,一步到位实际是浪费钱财,不如买个怎么怎么便宜的机器先练习起来等到有更多机能需求后再生机器材云云。不过,这两年我的想法开始和宁思潇潇接近:

首先,我现在也同意只要人家预算充足不差钱,没有必要真的死扣预算,机身镜头买的好一点没有什么不好。有些功能虽然目前用不着,但难保用户水平提升快,不久就用上了呢?话说数码影像时代,由于器材门槛低,大家都有机会发挥自己在摄影方面的天赋。有些人拍十年也不过尔尔,有些人虽然可能光圈快门都不是很了解,但拍出来的东西就是让人惊艳,这真心没法论。所以,循序渐进这个事情可快可慢,现在买机器的时候稍微超前一点我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高端器材在很多方面的确会或多或少的给用户带来各种便利,也容易让用户在心无旁骛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摄影学习;

其次,关键的一点就是目前器材价格的大幅下降以及性能的整体提升。我们以前觉得全画幅机器是专业人士才用的,价格特别贵,一般用户学习入门没有必要。但现在来看,入门的全画幅套机也就是万元出头,而很多有志于摄影学习的初学者购机预算也在这个价位上。所以,这个时候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求从APS-C开始,直接用入门全画幅开始摄影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好,反而在诸如焦段/景深控制方面更加直观便利。当然,我不是说用其他更便宜的器材就学不好摄影,但既然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硬件条件,也就没有必要硬让自己“忆苦思甜”。再说,考虑到全画幅不过是当年135规格胶片的数字化,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现在只不过回到了和当年摄影初学者同样的起跑线上而已;

第三,最近影像行业不甚景气,低端市场基本已经被手机杀光了;中低端市场似乎还没有到大面积换新机的时代;所以大家也只能寄希望于中高端市场的更新换代了。所以,这个时候如果遇到一个手头宽裕又一心向往拍摄出美好照片的新人,努力推荐他上个无敌三加红圈头甚至直接尼康D4s与各种金圈定焦组合并不是罪大恶极的事情。恩,赚钱的高端货卖的多行业才能兴旺,行业兴旺企业才能赚钱,企业能赚钱我等靠写器材文章过活的人才有饭吃,不是吗?

——————————————

另外,昨天朋友@straus_9 在南京某商场顶楼看到有展示的恐龙骨架,拍了照片给我。我说这货应该和之前刚刚关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里的那具“合川马门溪龙”骨架化石模型是一样的(也可能比例尺小点)。结果有网友很惊异的问,啊?上海自然博物馆进门大厅里的那个大恐龙骨架化石只是模型?不是真的化石?难道大家看了20多年的东东,一直只是模型而非实物?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跟着老妈逛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就买过一本关于马门溪龙的画册,其中记载了1957年地质学家在勘探石油时意外在四川发掘到恐龙骨架化石的故事。实际上此货的化石真品据说一直存放在成都理工大学里,而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博物馆据说在70年代复制了骨架模型进行展出。第一个复制品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派专门的技师做的,而其后的复制品都是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这个复制品再次翻模,所以上海这具首版模型最为有名——还曾经在1991年送去意大利展出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这具模型由于制作精细、历史悠远,海内外知名度大,所以同样相当宝贵,被称为“镇馆之宝”也情有可原。不过,据说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内将不再陈列这具模型而是换上一条更新更庞大的恐龙化石骨架模型,不知道是真是假啊…

http://photocdn.sohu.com/20130502/Img374574509.jpg

还有,同样是@straus_9 的消息,原来我一直以为展出大量真品的上海博物馆青铜馆,实际有不少展品也是现代的复制品。复制单位就是他口中的“我大闵行东川路男子职业技术学校材料专业的三产作坊”,哈哈,也就是上海交大中华青铜艺术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从1984年开始就开始做青铜器的修复和仿制,全国很多博物馆内的藏品实际都是由他们修复或者提供复制服务。呃,说一个上海市民都熟悉的他们公司的产品:静安寺门口的那根阿育王柱上的金色四面狮子。。。真心牛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